宜楼孤零零地耸立在一片空旷地上。这是座远离客家聚集区的土楼,建筑风格受闽南影响较大。大门是朝西的拱形门,墙体上有二个孔,你可别小看这小孔,你只要对着孔一喊,全楼的人都会听到。门额石匾上的“二宜楼”三字,笔墨潇洒飘逸。据说是请当地的一位秀才写的,用了好几个月都写不满意。一次酒酣之时,挥毫拨墨一气呵成的。“二宜”两字寓意:宜山宜水,宜家宜室,宜子宜孙,宜文宜武。我们闽南有种说法:正月初一吃稀饭,出行便逢雨。可能是小乐吧,我们一到村口就下起了大雨,采茶叶的姑娘们为躲雨和我俩一起跑进了楼内。楼内的外环是共通的,直上四层的走廊都一样。这里的枪眼箭孔林立,一般都认为是防御用。我倒觉得是通风窗口,因为内环的房间是不互通的“各自为家”,而且都没有窗户的,跟前面讲到的初溪集庆楼类似。我们随意走进一家漆黑的房内,才发现有壁画和石雕。主人热情地招呼我们,说的也是闽南语。这家主人姓蒋,客家人。他带我们观看了窗楣的西洋刻钟,每幅画上的时间都相差一刻钟,整座楼有十五个钟。窗与窗之间的图画,不但有中国传统的国画,还有不少的西洋美女,让人百思不得其解。从壁画的成色看不象近代作品。所以19
页码:[1] [2] [3] [4] [5] [6] 第2页、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