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新闻中心 华夏名胜 世界景点 旅行游记 风土人情 旅游常识 | ||
首页 >>旅行游记 >>华东 | ||||||||||
|
||||||||||
|
继续走,导游小姐把手电光束聚焦到头顶的岩壁上,3米多高的天顶像被磨砂纸划过一样,不仅光滑细洁,上面还有整齐的波浪花纹,于是有人问,如果仅仅是用来屯兵,何必要把天花板都弄得那么花哨? 走入内洞,可以看见很多不到5cm厚的竖墙把偌大的空间隔成大小规整的一间一间,有的还做成双层的。在大家惊叹古人超前建筑头脑的同时,这样的猜想也在逐渐加重分量:莫非石窟里曾经有人长期居住?而且不是几年几十年了。 再往里走,2人多高的石墙上,有两个对称的内嵌的烟囱口大小的石洞,很多游客都猜这是当初为了点放油灯用的,可洞顶却没有因生火而起的烟灰痕迹。难道他们有更好的照明设备? 洞内有不少聚水的正方形石漕,可整个洞内的空气并不潮湿。说起那些石漕,困惑又来了:洞内曾经积起的几米高的蝙蝠粪告诉我们,这个石洞至少有近百年没有人的踪迹了,可石漕里的水还是满满的,附近只有新安江一个水源,而石窟最低处的地势要比新安江的最高水位至少高出2米,那这里的水是从哪里来的,又是怎么聚集起来的呢? 不知不觉转了一圈回到入口处,导游小姐让我们回头看,高过3米的巨大空间,只有三柱状如皮靴的巨石支撑着,而且靴头方向保持一致,都指向出口的石阶路。洞内显然不可能有指示牌,要不是有人领着,恐怕谁都会找不着北,所以这些石头很可能起着重要的指向作用。 出了石洞,阳光刺眼,一股暖流激荡全身,戴上太阳眼镜,不想洞内低温模糊了镜片,人人笑谈成了“阿炳”。 爬到山顶,进入另一个比2号石窟大3倍的35号石窟。洞口横亘着一块从洞里挖出的巨石,上面刻着可以令游客驻足留念的几个大字:2001年5月江泽民主席曾在此留影。 推开铁门,豁然开朗,这明显是一个更具规模的石洞:空阔、层高、石桥曲折、石阶宽长,居室小巧,涧水清俊。 在离洞口不远的地方,一跟粗壮的石柱挡住去路。导游小姐特意停下介绍说:这种石质是石窟里没有的,经考证,它原来是做门楣用的。细抚积满尘灰的纹路,想像当初曾有过怎样的繁华。 洞内有一处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
Copyriht 2007 - 2008 快乐旅行网 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