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新闻中心   华夏名胜   世界景点   旅行游记   风土人情   旅游常识
首页 >>旅行游记 >>华东
  相关文章
  • 苏州东山西山游记(二)
  • 苏州东山西山游记(一)
  • 京口旧游——镇江一日的感觉
  • 金陵随笔
  • 南山农庄摘油桃
  • 五一后,上海周边游——南京
  • 同里,叫我如何去爱你
  • 38元教你搞定上海至苏州天池山来回
  • 周末同里二日游
  • 精彩的扬州之旅
  • 不见阑珊——江南古镇行吟  
    水清悠,巷深人幽?这水一样的江南古镇,究竟还能不能留下那一份岸逐舟行终自若的神情和气度?

    凤凰的沈丛文故居不曾去,只因总以为凭些家具屋檐而来的凭吊,比较牵强,于是只到了墓地,以作怀念。他和三毛是我最喜欢的现代作家,喜欢他笔下那些直指本心的世情人性,与三毛的透明犀利一重一轻,却有同工之妙。周庄的沈万山故居沈宅是去看了的,不为寻古,纯为好奇。买了门票随人流进去,正厅里大群中外游客围着导游,一中文讲解一英文讲解,称得上是专业而标准。太挤,只能站在门槛外踮着脚尖往里看,看到高高的屋顶,大大的匾“松茂堂”,一群人坐在匾下两边的太师椅上,谈笑风生。待了一会,讲解完毕,众人东敲西敲一遍之后,继续涌向后进庭院,我才得细细打量。沈宅原由沈万三后裔建成,现在保留的格局是中间厅堂兼后进家居部分,其中厅堂是典型的“前厅后堂”建筑格局,共四进,前后屋之间均由过街楼和过道阁连接,整个宅院格局紧凑而庞大泱然。宅中一柱一椅都透着岁月消磨的痕迹,游人去后,静静于厅中坐下,空气回复清冷,稍倾即静可闻针落,细看桌上并没覆尘,于是依桌而坐,想象当年坐于此椅的沈家长者,是用怎样的心情来看厅外的高墙和那高墙上洒下的阳光呢?是否,他也在这样一个客散茶凉的时候,默默地想象着门外的舟喧人闹?或者,他只是在想着生意和人情往来上的琐事?可以肯定的是,他从来不会想象到有一天,他的家宅,会成为万人参观的一个景点,任那些重重垒垒的脚印踏满了地上的青砖,任那些各种肤色的手抚在这椅上闲坐谈笑,再任那看守厅堂的妇人坐在门后的阳光下昏昏欲睡。或者,这正是历史所做的闹

    页码:[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第6页、共11页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快乐旅行网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