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新闻中心   华夏名胜   世界景点   旅行游记   风土人情   旅游常识
您现在的位置: 快乐旅行 >> 旅行游记 >> 国外游记 >> 正文
  相关文章
丽江八日梦游(菜驴版)
D版水手         一头菜
稻城---懵懂菜驴仓促游
老菜驴穷游柬埔寨  

时间:2025/1/19 17:01:56来源:不详

那个正在维修的小庙也不是豆蔻寺。里面新修的地方十分粗糙,好多石柱都用水泥代替,这些痕迹简直就是对吴哥古迹的严重破坏,真不知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是如何协调吴哥修复工作的。后来我一直不知道去过的这座寺庙到底叫什么,直到今天写流水帐不得不仔细查阅资料,才知这是格劳尔哥寺。


接着就到了圣剑寺。这座寺庙面积很大,围墙长800米,宽700米,建于十二世纪中后期,是查耶跋摩七世的儿子为供奉其父而建。因为在里面埋藏了父亲赠送给自己的宝剑,被命名:圣剑寺。


按照攻略指示,车停在西门,跟司机约定两小时后在东门上车。进入围墙之前通过的长长甬道两侧,被锯掉头颅的天神和阿修罗依然在用力搅拌着乳海。经过了他们的检阅,才能步入迷宫般的巨石建筑群。走了不知多长时间,眼前总是走不完的一个个幽暗的塔洞和隔三差五透出一缕光线的天井。随时都能走出的通道外面阳光明媚,晃得人难以睁眼,仿佛是另一个世界。


外墙上那些数不尽看不够的精美浮雕,刻画着栩栩如生的五百多位女神。这些女神臂膀浑圆,面露微笑,总是吸引着你不顾火辣的太阳,出出进进频频对着焦距。走到中心处,是一个较大的塔屋,天井上投射下的光线正好射在中间供奉的那座覆钵式的中央圣塔上。圣剑寺就是以这座主塔为中心修建了十字形的抱式廊道,通向四个门。这种东方人崇尚的对称美在吴哥建筑群中,处处得以体现。


东门入口处有座两层楼建筑,它的圆形支柱有着古罗马式的建筑风格,是吴哥古迹中唯一的一座二层屋宇。旁边紧邻着一座露台,据说那把宝剑就埋藏在那里了。藏剑台让我想起了查耶跋摩七世的儿子为圣剑寺撰写的碑文:“我为通向高尚的灵魂而修最重要的路,为能够畅通无阻地达到通晓真理的惟一教义,为在三个世界中的永生者应膜拜的法则,为能在荆棘丛中一气消灭六个内奸之剑而增添光彩……。”不知这柄正义之剑能否在若干年后出土面世,并依然保留着所向披靡的锐利锋芒。


出了圣剑寺东门不远,便到了盘蛇水池。水池是由中间一个大方池和四边的四个小方池组成。大水池中央是个石砌的圆岛,由两条虚构的水神九头双灵蛇环绕,蛇尾交相缠绕直指苍穹,岛上的小庙也就因此得名:盘蛇水池神庙。池水永中央水池通过四面的喷水口向四个小水池灌注,喷水口分别为:象头、马头、狮头和人头。水池是善男信女前来朝圣和取圣水的地方,据说池水可以祛病,不同的水池分别有不同的疗效。可惜现在水池已经干涸,不见了那祛病的圣水,只有龟裂的池床无奈地苦等着雨季的甘霖。


一队台湾同胞正好游到此处,带领他们的是一个儒雅的中年男人,每到一处便以他为中心开始讲解。在一个热心的台湾女生嘴里,我知道这是个台湾的吴哥文化讲习团。前期讲座是在台湾本岛进行,后期实例宣讲阶段便集体飞赴吴哥。主讲人是台湾东海大学美术系主任:蒋勋老师。凭借多年来对吴哥文化艺术的热爱和研究,他对吴哥地细微末节都了如指掌。


在那位女生热情相邀下,我们也尾随其后蹭了几段讲解。学者的讲解是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透过现象看本质,层层剥笋渐入佳境。哪怕是一个不起眼的小雕塑,也有一段引人入胜的故事。听到了如此精彩的讲解,好学上进的晓鹿突然产生了巨大的心理失衡,开始怀疑自己来到吴哥起早贪黑在石头堆中穿梭,盲人摸象般瞎忙还未看出吴哥的冰山一角,这种游法有意义吗?


垂头丧气的晓鹿在后面的行程中开始怠懈,比粒寺独特的红砖塔和塔逊寺里那个被巨树包裹的门廊都没能引起她的兴趣,只有景点边上的食品摊能让她打起精神。在卖货小孩的招呼声中,喝着一个又一个的大椰子。


中午回到城里,我们又坐进了北京饺子馆。中午饭馆人不多,老板李宁时常抽空过来跟我们几个老乡聊聊天。为了犒劳游吴哥的辛苦,这回我们点了四个荤菜,边吃边跟李宁东拉西扯。听着他独自在东南亚闯荡的经历,就象听一个精彩的故事一样。从泰国到越南,最后又腰插一个擀面杖来到柬埔寨靠包饺子起家完成了原始积累,后来买了一楼一底临街的房子开了这家饺子馆。虽然历数了柬埔寨女子的种种好处,他却至今独身一人。我们的小美女让他眼前一亮,立刻决定送盘菜给我们。一声吆喝之后,没等片刻伙计就端出一盘蒜蓉空心菜。在我的要求下他还耐心地教给我们几句柬埔寨话,最容易记住的还是那句买东西问价的话:波满(多少钱?)。最后我们又趁热打铁提出了帮忙买水果的要求,当即被慨然应允。


四点钟大家打起精神出了门,再次回到巴戎寺。下午的巴戎寺已经没了上午的汹涌人潮,大批的旅游团队都习惯选择上午来这里。登上台基,穿行在参差错落的塔林中,每次随意的仰头,和你四目相对的就是那神秘的高棉微笑。54座四面佛塔共有216张微笑的脸,这些看似相同半眯着眼睛嘴角上翘的笑脸,仔细端详却有着微妙的不同。沐浴在温柔的斜阳之下,每一张笑脸都在变幻,让人沉醉其间遐思无穷。能独自坐在塔林的角落闭目发呆,听着偶尔的沙沙脚步声渐近渐远,感受那份凝固的时光,真是人生一大享受。


为了能看到被众前辈极力追捧的巴肯山落日,我们提前来到山下。上山的路是一条崎岖的象道,此时没有人骑大象上山。各国游客都在汗流浃背,气喘嘘嘘地攀登在那夹杂着乱石,盘踞着树根的路上。大家这样努力,都是为了能在日落前登上67米高的山顶。路边的灌木从中站着或坐着乞讨的孩子,不时会在你面前伸出一只小黑手,嘴里One dollar,One dollar 反复念叨着。胃口也太大了,张嘴就是一美圆。但是他们的素质也相对高一些,给不给钱决不会纠缠游客。不象在拉萨,小孩乞讨虽然数额小,都是:扎西德勒一毛钱。但你要是不掏钱可不行,孩子们就会拥上来抱住你的腿叫:爸爸或者妈妈。不留下买路财别想走人。


经过近二十分钟的的坑凹山路,就来到了巴肯寺残壁断垣的台基下。原以为爬上了山革命便成功了,谁知还有更大的考验,想到达制高点还要爬上寺庙高高的五层台基。这座被它的建造者视为宇宙的中心的须弥山,供奉的是印度教中执掌世界轮回的湿婆大神。想到达离天最近的地方与神对话,去领略那落日的辉煌,必须爬上这陡峭的天梯。大家都别无选择地开始了手足并用的攀爬。


寺顶平台上早已聚满了等待的人群,或坐或立或四处走动选取角度,最好的位置已被摄影家或者爱好者架起了长枪短炮。没过多时,红日开始沉沉西坠,各种肤色的游客开始拥向西面,攒动的人头都引颈西望,耳边是喀嚓喀嚓的快门声。或许是蒙上吴哥神秘的色彩,巴肯山的落日也便多了几分肃穆庄严。耸立的石塔被金红色的夕阳勾画出清晰的剪影,慢慢地背景随着落日的逐渐消隐变成暗红,直到那个亮点完全消失在无边的山林。此时让我想起一句话:随着太阳的隐没,世间一切美好的事物也将随之而去。


蜂拥下山的人流远比上山时壮观得多,但是人们并没有因为拥挤而失去次序。四面的阶梯上都是踟躇的人们,这些不分国籍,不分肤色的人会时常在最陡峭的地方向你伸出援手,男女老少互相帮扶着顺利走完了下山的路。停车场又开始了一天中最喧嚣的时刻,各种语言的招呼声,马达突突的发动声响彻天宇,仿佛在与天神诀别。我想,神婆大神可能不会喜欢这种杂乱的告别方式。


晚上我跟远东逛街去夜市,混迹于当地人光顾的小摊要了一碗热乎乎的米粉。汤汤水水的大碗中装着晶莹剔透的米粉,里面夹杂着鲜嫩的绿菜和滑爽的瘦肉丝,2000R就吃饱了。回旅馆后不久,晓鹿拎回了请李宁代购的水果,三个西瓜,一兜橘子,共2刀。


 

上一页  [1] [2] 

Copyriht 2007 - 2009 快乐旅行网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