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新闻中心   华夏名胜   世界景点   旅行游记   风土人情   旅游常识
首页 >>旅游常识 >>户外运动
  相关文章
  • 野外地形图使用
  • 国际定向越野图与指北针的使用
  • 冬季户外徒步时的伤病处理
  • 野外急救盒—13种武器
  • 步行的方法
  • 在大自然中求生
  • 登山攀登专用词典
  • 认识山中的紧急露宿
  • 野营之八项注意三大纪律
  • 户外活动安全手册
  • 地形图和指北针:之二(原作:老叉)  
    看出广大区域的地势总貌,迅速得到高程分布和高差对比的印象,于是,在等高线的基础上又出现了分层设色和晕渲表示地貌的方法。
    分层设色法,就是将地貌按一定的高度分出层次,每层普染以不同的颜色。用图时就可以根据颜我迅速判别高度。我们常见的地图册以及航空图,小比例尺图,多是采用这种方法。
    晕渲法,就是按一定的光源方向和地形起伏,用青钢色(或彩色),在坡或背光坡上涂绘暗影,以构成地势起伏的立体形象,给用图者在视觉上以生动形象、蜿蜒起伏、景观自然的感觉。地貌图、游览图多是采用这种方法。
    分层设色和晕渲法,如与等高线配合使用,效果将会更好,不但便于识别地貌,也便于图上计算高程。
    1. 等高线表示地貌的原理
    为了说清楚这个原理,让我们先回忆一下某些自然现象。
    你到过水库吧!在水库的岸坡上,有一道道的水涯线痕迹,一条条,一层层,随着山形的凸凹,蜿蜒曲折,多么规律!真象雕刻家专门刻画的一样;其实,那是水平面从最高水位的变化过程中,撞击岸坡留下的标记。
    再看海岛,在岛的四周陡坡上,和水库一样,这是海水涨潮和落潮时留下来的痕迹。想想水涯线的痕迹,再看等高线表示地貌的原理,就容易理解了。
    等高线表示地貌的原理是:假设把一座山,从底到顶,按相等的高度,用一层一层地水颊横截该山,则山的表面便会留下一条一条的弯曲截口痕迹线,再将这些截口痕迹线垂直投影到一个平面上,便呈现出一圈套一圈的曲线图形。因为每条曲线上各点的高度都相等,所以这种曲线叫等高线;各相邻的两条等高线间的垂直距离相等,叫等高距。地形图就是根据这个道理来表示地貌的。
    2. 等高线的特点
    根据等高线表示地貌的原理,从图18可以看出这样几个特点:
    等高线都是闭合曲线,同一条等高线上任何一点的高程都是相等的;
    等高线多,山就高,等高线少,山就低;
    等高线密,坡度陡,等高线稀,坡度缓;
    等高线的弯曲形状和相应实地地貌形态保持水平相似的关系。
    对于同一地形而言,等高线的多少,取决于等高距的大小。等高距大,等高线就稀少,地貌显示就简略;等高距小,等高线就密集,地貌显示就详细。为了制图方便,利于用图,应选择适当的等高距。我军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的等高距规定为:
    比例尺 1:1万 1:2.5万 1:5万 1:10万 1:20万
    等高距 2.5米 5米 10米 20米 40米
    3. 等高线的种类
    在地形图上,我们所看到的等高线,为何有细的,有粗的,还有断续的?这是为了更好地表示地形和用图的方便而规定的。
    凡是按规定的等高距测绘的等高线,都叫基本等高线,又称首曲线,是用细实线表示的;
    为了便于计算高程,把首曲线每逢五条或十条加粗描绘一条,叫做加粗等高线,例如,一座一千米的高山,在1:5万图上,就要画一百条首曲线,计算高程时,如果一条一条地数,就很不方便,有了加粗等高线,就能一五一十地数,计算就方便了,所以,又叫计曲线。
    因为地貌起伏变化多端,用首曲线往往不能详细表示地貌的细部特征,就在首曲线的中间加绘长虚线,表示其细部,

    页码:[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第7页、共11页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快乐旅行网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