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使用需要一定知识。例如海拔表常常不准,英国登山者警告说登山者一定要从传统的技术学起,不要太轻信先进的技术设备,对现代技术的使用是有争议的,有碍于登山者综合能力的提高,应该在较好的具备和掌握登山最基本能力的基础上使用先进设备。
问:平均每天上升多少米属于正常。
答:国内经验是500米,但在3000米以上,保守一点较好,一般的人,从北京到3000多米的贡嘎机场,没有问题。高山的反应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情况,大部分人在12-24小时之内出现,有些人迟延,也有些人反应轻微而且有反复出现的可能,高山反应也有个心理作用的问题,精神状态好的反应相对轻微。
问:预防反应在饮食上应注意些什么?
答:这个也不好说,但一般上不应有太大的刺激性的食物。
问:登山队员的协作如何在进山前准备。
答:这涉及到价值观念,道德,身体条件等方面的问题,首先要树立良好的心理。其次就是要在实践中体会。
问:登山队员之间的分工协作和人员编制。
答:一种是队员多重身份,队员兼队送,后勤队长等。另一种是固定的人员,队送,炊事员等责任到人。
问:高山反应有无持续性问题。
答:前苏联人认为反复上下低高海拔不利于身体健康,但近年来,经验认为适应性有持续性的问题。
问:高山反应有无个体差异?
答:有,6%,但7800以上,高山反应的个体差异逐步消失。
问:登山反应能否造成永久性伤害。
答:8000米以上,不吸氧是有伤害的,但不见得是永久性的伤害。
今年的山难有两起,玉珠山难是一起,坦率讲我认为不应该发生,队伍的组织,装备的选择和使用有待考究。在毫无经验,毫无支持的情况下,登山是一种无谓的冒险,希望以后的登山,能充分的吸取教训,另一起山难是闫庚华遇难,这也是说不清楚的事件。“登山是一种精神,是张扬一种个性”这种观点我不敢苛同。登山是有危
页码:[1] [2] [3] [4] [5] [6] [7] [8] 第7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