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新闻中心
华夏名胜
世界景点
旅行游记
风土人情
旅游常识
首页 >>
风土人情
>>
环球风情
相关文章
大盘点:鸡蛋的30种食用方法
寿司的七大好处与吃法
中国小吃英文表达
乌龙茶之人生感悟
法国人与咖啡文化
漫谈中国古代十大酒局
厨师为什么要戴白高帽?
中国古代十大名厨
在澳门吃葡国菜大碗面
对传统的反思
端午节的由来
端午节本名端五节,又叫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天中节、天长节。端是“开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称为端五。农历以地支纪月,正月建寅,二月为卯,顺次至五月为午,因此称五月为午月,五月初五就叫做端午。从史籍上看,“端午”二字最早见于晋代周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鹜角黍”。到了唐代,因唐玄宗八月五日生,宋景为了讨好皇帝,避“五”字的讳,将“端五”正式改为“端午”。 五月五日有两个“五”字,古称作“重五”,与九月九日称重九之意相同。许多习俗也与“五”这个数字联系在一起。除了食用“五黄”、悬插“五瑞”外,这一天,各地都有一些不同的象征性的辟恶除害的风习。如用大红纸剪成“五毒”(蜈蚣、蝎子、壁虎、蜘蛛、毒蛇),贴在屋内表示镇压。小儿头戴虎形帽,穿五毒衣,穿五毒裤,佩戴五颜六色的香囊、挂虎,以防邪祟的
页码:
[1]
[2]
[3]
[4]
[5]
第1页、共5页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快乐旅行网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