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新闻中心   华夏名胜   世界景点   旅行游记   风土人情   旅游常识
首页 >>风土人情 >>民族风俗
  相关文章
  • 冬天里的童话--南国冰雪节
  • 流光溢彩--自贡恐龙灯会
  • 苗族--花鼓舞
  • 踩犁口
  • 土家礼俗
  • 汉沽版画
  • 杜鹃啼血----望丛祠赛歌会
  • 牡丹竞风流----天彭牡丹会
  • 灯山万炬动黄昏----成都灯会
  • 载歌载舞--彝族火把节
  • 壮族民俗概述  
    积极作用。

        (2)祟尚互助,团结协作。由于稻作生产季节性强,在生产力低下的历史条件下,农作过程有赖于群体力量。“凡耕获,皆通力合作,有古风”(《镇安府志》),“有无相资,一无所吝”(《赤雅》)。一家有事百家帮,一人有难众人当,这是壮族社会的传统习尚。不少地方在进行重要的生产生活活动时,往往以各种民间的互助组织形式出现,如“轮牧”、“陪工”,以及“婚姻会”、“长生会”、“建新会”、“水利会”、“筑路会”等等。通过这些风俗媒介,发挥团结互助的精神,抵御各种困难,求得共同的生存发展,增强了民族内部的凝聚力。

        (3)生活歌化,乐观向上。壮民族自古素以能歌善唱著称,南朝粱代吴运《晏城(郡治在今广西宾阳境)志》就有“乡落唱和成风”的记载。明代邝露《赤雅》称:“春歌正月初一、三月初三,秋歌中秋节”。人们以唱歌活动作为节庆和社交的重要礼仪,并把习歌善唱视为聪明才智的一种标志,且成为一种普遍的生活迫求。"壮乡无论男女,皆以唱歌为其人生观一之切要问题。

    页码:[1] [2] [3] [4] 第2页、共4页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快乐旅行网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