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新闻中心   华夏名胜   世界景点   旅行游记   风土人情   旅游常识
首页 >>风土人情 >>民族风俗
  相关文章
  • 哈尼族新米先喂狗的由来
  • 彝族插花节
  • 苗族踩花山的来历
  • 藏族沐浴节
  • 苗族爬山节
  • 傣族泼水节的来历
  • 苗族杀鱼节
  • 白族祭鸟节
  • 彝族火把节的传说
  • 纳西族火把节
  • 苗族盛会-----吃牯脏  
    得子,子孙繁衍不绝,因此求子者争相存放本族双鼓。单鼓为单只,比双鼓略为短小,祭时现制造现使用,鼓祭结束后,送藏山间岩洞,不再取用,任其腐烂。
      “吃牯脏”的节日分定明过和不定期过两种。定期过所定时间,在苗族各分支中也不全统一。有每隔3年、7年、13年举行一次的;有每过五年、九年举行一回的;有每11年举行一轮的。不定期过节,需经过占卜求卦而确定。“吃枯脏”的祭仪很是复杂,往往分接双鼓、到山上原来藏单鼓处拜祭已腐烂的旧鼓(称“翻鼓”)、制新单鼓、斗牛、宰牛、送饭等一系列隆重仪式。
      斗牛是最动人心魄的仪式之一,选用大牯牛相斗,被选上的牯牛,称之为牛王冠。每头牛王上阵相斗前披红挂彩,并伴着喧大锣鼓、高奏的芦笙,由旌旗开道,众人簇拥相送而进入斗牛场。供作斗牛用的大牯牛不准杀生,对斗死的大牯牛视为英雄,不得吃其肉,并得厚葬之,还得在牛墓上树碑立传以记斗牛战功。
      进行斗牛时刻,本地苗民把过路商贩,外地游客均视为苗家最尊贵的嘉宾而邀其共同观赏斗牛。斗牛的场面热烈而欢狂。
      供祭祀作牺牲拜祖用的牯牛,要挑腰肥体壮的,并同样被打扮成五颜六色。这些行将牺牲的祭牛中,那些角

    页码:[1] [2] [3] [4] [5] 第3页、共5页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快乐旅行网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