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华夏名景 >>江苏 |
|
|
|
 |
网师园景区简介 |
 |
|
|
|
读书,为仿明式结构。轩北窗外,一树芭蕉,数枝翠竹,依窗而栽,绿意宜人,又有湖石夹列其间。屋前有石板平台,围以低石栏,屋顶为卷棚式,线条流畅,回音效果好,是园内听曲的好地方。正门四扇落地长窗,左右设半窗,室内正中悬匾额“殿春簃”,额上有跋云:“前庭隙地数弓,昔日之芍药圃也,今约补壁以复旧观”(古时“弓”为丈量单位,约合今1.6米)。
20世纪30年代,国画大师张善孖、张大千兄弟寓居于网师园,相传此地即是他们的画室。堂内北墙不封闭,开了三个大窗,用红木镶边形成三个长方形窗景,窗外天进中种植腊梅、翠竹、芭蕉、天竺,配以几峰湖石,一格窗景就是一幅立体的画,轻描淡写,空灵秀美。 室外的庭院布局结构紧凑。东南侧隙地起垄,为芍药圃,春末夏初,流香溢彩。庭院内采用周边假山手法,使之产生余脉连绵的情趣。假山不大,也不高,却起、承、转、合,极有章法,有韵律,有节奏,如一曲流畅的音乐。假山的起始是一脚矮脉,自院西北伸起,逶迤南奔,山势不峭不陡,不徐不疾,是这首交响曲开始时的前奏曲;继而渐渐拔高,出现假山群的第一个高潮,在庭院横轴线上正对“潭西渔隐”处,安排了一块石峰,突兀的峰体和正东开阔、明净的水面对比呼应;此后山势徘徊,似乐曲中的柔板,过渡,构半亭于山势中,亭名“冷泉”。此亭倚墙而筑,体量纤小,与小院格局十分相称,飞檐翘角颇为轻灵。亭中有一块巨大的灵壁石,形状像一只展翅欲飞的苍鹰,叩之铮铮有金属声。据传说,此石原在城西桃花坞唐寅宅内,辗转流传到此。在半亭中“坐石可品泉,凭栏能看花”,令人赏心悦目。到此,围拥小亭的山石态势继续南起突然跌岩下滑,怪石嶙峋中,水气森森,俯视洞壑幽深,底藏渊潭,是一泓天然泉水,其旁有石刻“涵碧泉”,取意于宋代朱熹“一方水涵页码:[1] [2] [3] [4] [5] [6] [7] [8] [9] [10] 第3页、共10页
|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ht 2007 - 2008 快乐旅行网 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