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知州王赐魁立的"让泉"二字碑刻。让泉水温度终年变化不大,保持在十七八摄氏 度。泉水"甘如醍醐,莹如玻璃",所以又被称为"玻璃泉"。洗心亭
洗心,即悔过自新之意。古时候的琅琊寺,虽也风景优美,但并非专供游览,而主要是和尚聚集念经、人们烧香拜佛的地方。洗心亭建在即将入山寺的山肢下,求神拜佛的信男信女,须在此焚香祷告,对过去的罪恶表示忏悔,如此洗了心,"心诚则灵",再上山拜佛就灵验了。如果未能如愿,那也不是菩萨不灵,而是你的心不诚。从滁城入琅琊山游览,走至洗心亭,大多已气喘吁吁,汗流浃背了,这时,步入洗心亭内休息片刻,然后再上山,便可精神倍增。如若先游醉翁亭,再游琅琊寺,因在醉翁内为园林美景所陶醉,虽过醒园而犹未醒,此时入洗心亭内逗留片刻,抑情醒醉,定心养性,然后再缓步上山,领略新的风光,将倍觉清新。
琅琊古道
走出洗心亭,便踏上了琅琊古道。琅琊古道始建于明嘉靖年间,长约500米,条石铺成,蜿蜓于山腰,由低渐高,平坦而幽深。古道两旁树木参天,枝叶茂盛,形成天然棚盖,晴天可以遮阳,雨天可以挡雨,游人至此,常常流连忘返。
在琅琊古道上踏石而行,满目苍翠,贯耳鸟语。走着走着,突然苍山横卧,道尽路断。可是,你继续前行,一转变便豁然开朗,只见古道依然,一座青石砌成的拱形门楼,镇于两山之间,楼额上刻"峰回路转"四个大字页码:[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第5页、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