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常年出差的商务人士来说,最近从欧盟到美国,纷纷传出好消息,将放松在飞机上使用电子设备、进行通信的限制,飞机上打电话上网将成为可能。不过美国科技媒体指出,乘客还面临最后一道障碍:运行商随意定制的天价通信资费。
美国高技术市场研究公司Gartner的移动研究总监席尔瓦直言不讳表示,面对没有选择权的乘客用户,运营商可以狮子大开口,“如果不制定高昂的通讯资费,他们才傻呢?”
最近,欧盟和美国的航空监管部门,开始放宽对飞行过程中(甚至包括最重要的飞机起飞和降落过程)手机等电子设备的使用。几天前,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宣布,在一万英尺的高空中(即平稳巡航阶段),将考虑让机舱中的乘客拨打电话。
这一决定引发了争议,代表空乘人员的组织发布声明称,应该收回这一决定。目前,AT&T、Verizon等电信公司,尚未对FCC的决定作出回应,但是代表科技公司和通信公司的几个行业组织,均表示欢迎这一决定。
不过,即使是航空公司开始按照FCC的决定,在机舱内推出通信服务,乘客还将面临一个“天价”的资费。
评估航空公司服务的Routehappy相关负责人表示,可以想象的是,运营商将会对机舱通信收取某种漫游费,另外通信资费也会比地面增加额外收费。
需要指出的是,美国电信公司对于国内的通信,并不收取漫游费,漫游费仅针对出国通信的用户。
据报道,目前包括英国航空、阿联酋航空和新加坡航空公司,在机舱通信服务商,纷纷选择了瑞士OnAir公司作为技术提供商,目前向乘客收取的通话资费是每分钟3到4美元,预计美国的航空公司,也将收取类似的费用。
除了OnAir之外,另外一家机舱通信服务商名为AeroMobile。这些服务商的通信,通过地面的移动网络来实现,而运营商之间的资费结算,按照国际漫游来执行。
不过媒体指出,机舱通信的高昂收费有利有弊,对于部分急需通信的客户,需求得到了满足,而对于那些不希望在飞行过程中受到邻座通话干扰的乘客来说,高昂资费无疑可以缩短受干扰的时间。
据年初的一个民调显示,对于在飞机上打电话,51%过半数的受访者持负面看法。
业内人士表示,高昂的资费标准,再加上基本的文明素养,飞机上的乘客不会出现“煲电话粥”的现象。实际上,如果长时间打电话,这些人会被周围乘客认为太粗鲁,就好象不带耳机用手机听音乐。
目前一部分航空公司已经推出了机舱内通信的服务,虽然资费有高有低,但总体的资费基本上和国际漫游通话类似,每分钟通话费在数美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