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新闻中心   华夏名胜   世界景点   旅行游记   风土人情   旅游常识
您现在的位置: 快乐旅行网 >> 新闻中心 >> 产业动态 >> 正文
  美图欣赏

夏游西藏团费上涨30% 车票、机票

可折叠式水陆空三栖个人小型飞机

大陆游客遭吊臂砸死续:台北检方

“7·5”事件致1450个旅游团取消
  相关文章
我国旅游饭店业所经历的几大转变
旅游目的地和景区网络人气榜即将发布
四川省震后上半年旅游收入739.26亿 同
旅游电子商务大会11月昆明旅交会期间召
河南省“农家乐”旅游发展模式探析
长沙市农家乐旅游营销模式选择
“7·5”事件致1450个旅游团取消 20辆
邵琪伟:发展乡村旅游 促进新农村建设
周强:培育壮大旅游支柱产业 全面加快
邵琪伟:建设和谐旅游 促进共同繁荣
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  

时间:2009-7-9 23:09:02 来源:不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旅游事业已得到了迅速发展。其特点是起步晚、基础差、发展的速度快。从内外接待来看是先国外、后国内,以接待国外带动国内旅游。现在已经成为具有相当规模,经济效益显著的“无烟工业”产业。它在国民经济诸多产业中,独具“朝阳产业”的特色。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由于国家采取了鼓励部门、地方、集体、个体、外资一起上的政策,进一步促进了旅游业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一、我国旅游环境存在的问题制约着旅游业的发展

1.工业“三废”造成对旅游的严重污染

  据有关方面报导,昆明滇池、杭州西湖、无锡太湖、武汉东湖、桂林漓江、长江三峡等旅游区,受到沿岸工业废水、废渣和城市生活污水、垃圾的污染,水质逐年下降,有的形成沿江段污染带,例如四川乐山大佛脚下的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水汇流处形成了一条长年不消的黑色污染带;江苏苏州著名的寒山寺下有一条黑臭的河流是造纸厂排放液所致,使得文化灿烂、景观奇特的大佛和寺院大煞风景,严重地影响了游人观山赏水的心情。

  又据了解,峨眉山国家级风景区,这些年来污染呈增长趋势,山下共有市属企业150个,乡镇企业95个,监测数据表明,每年废气排放量达92.7亿标立方米,致使大气环境质量达到中等污染状态。大气污染还引来酸雨对风景名胜区,文物建筑的危害,峨眉山顶冷杉大片死亡。这些都是工业“三废”对文物古迹造成的腐蚀和灾害。

2.旅游区内生活污水、垃圾及燃煤污染日益加重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在旅游区内各大饭店、宾馆林立而起,由于旅游人数逐年增加,景区内的楼堂馆所及生活设施也随之巨增,随即带来了生活废水、垃圾粪便和燃煤等污染,使旅游区的环境质量下降,观赏价值也随之贬低。以湖南省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为例,它是武陵源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1982年建立国家森林公园以来,各种类别的宾馆、饭店、招待所已有30多家,生活煤灶273座,每年排烟尘22.5吨,烟尘和二氧化硫分别超标率为100%和46.2%,生活污水年排放约20.2万吨,使景区内水体质量逐年下降,景区内垃圾每天总量约6.5吨,有的不加处理,有的埋于林内,造成二次污染,上述种种生活污染,影响了游客的欣赏情趣和游览心境。

3.旅游区内资源和景观的破坏与日俱增

  许多风景名胜区和旅游渡假村都不同程度存在着随意砍树、采石、偷盗国家保护的野生生物、修建违章建筑、设置过多的旅馆饭店、辟地摆摊设点、任意开辟索道,随地抛弃垃圾和果皮等等。

  例如峨眉山风景区内开荒种植黄连木;海南省青皮林保护区内开采矿石;青岛即墨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和辽宁千山风景区的开山采石,四川大熊猫保护区的偷猎大熊猫,云南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的大量捕杀野象以及峨眉山、张家界森林公园等处林木、墙体、岩体、石碑上的乱刻乱画现象到处可见。

  由于开发者不合理的开发,管理者不当的管理,旅游者不文明的旅游,破坏了自然和人文景观的自然美,破坏了人与自然的伙伴关系,阻碍了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生态旅游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如何解决上述的环境问题,如何使旅游事业与环境保护相协调,解决的办法和措施很多,但根本的一条就是提倡和发展生态旅游。

1.生态旅游的基本概念

  生态旅游是以生态学的观点和理论指导广大公众,认识和欣赏自然和文化遗产的旅行,保证旅游区不受破坏和污染,使旅游得以持续发展的旅游活动。

  生态旅游的含义,不是说旅游前面冠一个“生态”就是生态旅游,从这种意义上来讲,生态旅游可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

  广义概念:注意人与环境的关系,不破坏污染环境,保证游区的持续发展的一切旅游活动,统称为生态旅游。

  狭义概念:人们到大自然中去,认识自然、享受自然、保护自然、接受环境教育,提高环境意识的旅游活动。

2.生态旅游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要选择有意义的区域开展旅游。有价值的自然区域,有特殊生物学、生态或人文价值的区域。

(2)要有利于旅游区的保护。生态旅游必须有利于旅游区的保护,这是其出发点和归宿。

(3)要有利于当地入民的生产、生活和当地经济的发展。使当地人民增加收入,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4)要有利于提高广大公众的科学文化知识。生态旅游必须把环境教育放在首位,要创造一切条件对旅游者进行教育,通过旅游、观光提高他们环境保护意识和科学文化知识。

3.生态旅游的特点

同各类传统旅游相比,生态旅游有其独自的特点。

(1)品位高:旅游者一般文化素质较高,通过观赏自然人文景观,从中获取自然、人文知识;

(2)计划性强:旅游经营者一般是经过生态环境可行性论证之后,在科学规划指导下进行有目的的参观旅游,以求获取大自然之知识、探索自然生态之奥妙;

(3)强调自然性: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都强调突出自然本色,参观游览活动以自然生态本色为中心,所需要的旅游设施简单,基础设施的投资费用很低,仅相当于传统旅游的1/4左右;

(4)重视环境保护:对环境资源进行非损耗利用,是一种无污染、无破坏、生态安全性极强的游览方式。

三、生态旅游的作用和一般原则

  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关系密切,相互促进,生态旅游推动了区内环境保护,而环境保护又对生态旅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保证了旅游业的持续发展。

1.生态旅游对自然保护会起到促进作用

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通过旅游开发积累资金,从而增加自然保护方面的投入;

(2)使旅游区免遭破坏促进旅游区的保护工作;

(3)通过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机会,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进而改善保护区和当地居民的关系,使他们自觉成为良然保护的拥护者和实践者;

(4)充分发挥旅游区的环境教育功能,提高公众的自然保护意识。

2.开展生态旅游的一般原则

(1)保护优先原则

(2)整体性、系统性原则

  生态旅游是以现有的自然风貌、自然资源为基础,以生态学为准则,运用生态系统观点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根据生态原理和要求养护和建设供人欣赏、娱乐和有利于身心修养的环境舒适、优美、安宁而风景宜人的观光场所。生态旅游的场所不仅有生物和环境条件诸因素,还包括人类活动的社会、政治、经济条件,是多因子、多层次组成的统一体,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可引起生态系统发生变化,生态系统的变化反过来对人类活动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在计划、设计、建设和管理时必需避免盲目性和片面性。加强整体性和系统性的观念,以保证和创造适宜人类身心修养的良好的风景宜人的自然环境。云南滇池的围垦就是许多例子中的典型的一例,当时为了向地要粮,动用千军万马围垦滇池,其结果不仅得不到应有的粮食,把风景秀丽的滇池分解得支离破碎,渔民转业,旅游资源破坏,局部小气候变劣,水体富营养化严重,现已付出沉重的代价,仍然不能恢复。

(3)综合考虑、统一规划原则

  旅游环境是一个有机的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它不仅是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整体,而且在地块之间、地区之间也是相互结合的整体。如果建设或开发活动缺少综合规划和长远兼顾,这会使原有生态系统恶化。例如享誉中外著名的吉林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了使游人一天到达山顶天池,从山下到山上修建了公路,由于修建公路,破坏了大面积原始状态的岳桦林,使山地明显植被带垂直结构遭受破坏,投下了残缺的阴影。破坏了1000公尺以上山地原始岳桦林带和高山苔原植被带宏伟景观,这是缺乏生态旅游指导思想所致。从生态观点看,这一景观整体性的破坏是不可逆的,是无可挽回的旅游资源的损失;从经济效益观点看,这一行动也是缺乏经济头脑的,原来必须留住两天上天池的日程,现在当天返回,而使林立于山腰的许多高级宾馆住宿客人减少,严重影响收人。这些都是没有进行综合考虑缺乏统一规划的结果。

(4)保护与利用相结合的原则

  旅游资源是发展旅游业的基础,旅游资源不加保护地被任意破坏,旅游业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保护旅游资源不受破坏,使其持续利用是发展旅游业的生命线,因此保护与利用是相互依存的,旅游业需要发展,要发展必须具有生态发展观点。生态发展就是要求经济发展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需遵循生态规律,要受环境制约,如果任意开发或超负荷利用,都将破坏旅游资源,就不能达到自然资源持续利用的目的。从生态发展角度看,资源利用与保护相结合是关系生态系统的存在与发展的问题;从经济角度看,则是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的问题。安徽黄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辽宁蛇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典型的正面例证。

四、生态旅游的环境管理

  旅游区的保护和发展除了明确的目标和原则,综合考虑和统一规划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水平,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科学的管理方法,生态文化的教育内容是生态旅游管理的基本内容,也是它保护和发展成败的关键所在。

1.加强旅游区的法规和规章制度建设

  近年来国家旅游局已制定一些旅游法规和标准,都强调了环境保护方面的工作,但是一般的规定都比较原则、简单、很不全面,满足不了旅游业发展的需要,国家的一些主要的环境管理制度和措施没有得到体现。这样影响在旅游区实现严格的环境管理。为此必需制定专门的《旅游区的环境保护条例》和《生态旅游管理办法》、采取严厉的经济惩罚手段制止游人乱扔垃圾、随地吐痰、践踏花草、乱刻乱画等污染和破坏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的不文明行为。对污染和破坏旅游环境的企业或个人要实行重罚。

2.旅游开发必须严格执行各项环境管理制度

  旅游区对旅游资源必须做到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在新建、扩建资源开发项目时,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必须执行环境影响报告制度,提交环境影响报告书。经专家审查和环保行政主管部门的批准后,旅游建设项目方面进行设计、施工和验收。在旅游项目建设时又必须实行三同时的国家规定,即旅游项目建设的主体工程必须与环境保护的设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实施验收。否则不准项目的建设,这样可避免由于旅游项目的开发而影响旅游资源本身的破坏和对周围环境的不良影响。

3.旅游经营必须贯彻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三结合方针

  生态旅游之所以不同于传统旅游,其根本之点是它不仅重视旅游带来的经济效益,同时更注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开展生态旅游不仅是为了赚得利润,更重要的是使旅游区发挥其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功能,不注意后者,经济效益不能持久,因此从长远观点看必须纠正某些旅游区的经营方针,转变以单纯追求经济效益为经济、社会、生态三效益结合的方针。以有利于游人及旅游事业本身的发展,否则生态旅游只是一句空话,落不到实处。

4.必须加强环境教育,提倡生态文明,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

  提高游人的环境意识,提倡生态文明是生态旅游的重要内容和主要目的。通过旅游使人们欣赏自然、享受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但在不少旅游区的宣传讲解中都缺乏科学知识的宣传和讲解,因此必须通过标语牌、导游、广播和录像等手段,结合各种活动,向游人们进行自然科学的知识宣传,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野生濒危植物保护的科学价值,人与自然和谐的关系、地质地貌、文物古迹的科学历史发展等等。以避免精神污染,达到增强人们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及正确了解人与自然和谐的关系和生态旅游的目的。

5.注意生态旅游区的旅游容量和承载能力

  研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提出合理的旅游容量和旅游环境承载力都是生态管理的科学手段之一。

  旅游容量是指“旅游地能容纳的最大人数”。承载力的概念是指在某一旅游地环境的原有结构组合不发生明显有害变化的前提下,在一定时期内旅游地可承受的旅游开发的强度,这一强度包括游客密度、旅游用地强度和旅游收益强度等三个指标:而旅游容量则只是针对游客密度而言。旅游区一定要注意旅游容量和承载能力。

  旅游经营者一定要注意旅游者的感受和舒适度不要让旅游者花钱买罪受。

五、在自然保护区内开展旅游的问题

1.在自然保护区内开展旅游要持慎重态度

  在生态旅游开发中最需要加以注意的是自然保护区的旅游开发问题。自然保护区所含盖的地域是世界上存留的典型的自然生态系统,是珍稀和濒危的生物物种和罕见的自然遗迹存留地。这些地区为人类提供了重要的物种资源,是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关键性区域。所以,国际社会和世界各国在对自然保护区的开发利用方面都采取相当谨慎的态度。

  由于我国的自然保护区也是旅游资源最为丰富、景观质量最高、旅游吸引力最强的区域,许多区位条件较好的自然保护区同时也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长期以来就是旅游开发的热点区域。而那些区位条件较差的自然保护区由于近年来交通条件的不断改善,也逐步成为旅游热点区域。可以说目前我们用作旅游开发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生态系统,如果不充分重视对这部分生态系统的保护,旅游开发所造成的生物多样性损失将是不可估量的。近年,一些自然保护区由于不适当的旅游开发利用,生态环境已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虽然很多地区已将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开发方式,但是由于对“生态旅游”概念及内涵理解存在的偏差,将生态旅游理解为仅仅是大规模开发各种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和生态环境良好地区的旅游资源,而缺乏进行生态旅游规划和设计的基本常识,采用的是“破坏生态”的开发方式。不适当的旅游开发正导致濒危物种生存环境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许多自然保护区面临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据1999年科学时报报道,全国目前有22%的保护区因开展旅游而遭到破坏,11%的保护区出现了环境和资源的退化。呼吁要慎重的在自然保护区内开展旅游。

2.在保护区内开展旅游,要建立在可靠的科学基础之上

  与其他旅游开发方式相比,生态旅游开发对现代科学技术具有更大依赖性。生态旅游的实现必须建立在对生态系统和旅游系统内在关系的深入研究,以及新技术手段的应用的基础上。目前我国生态旅游研究仍处于探索研究阶段,尚未形成一个科学体系,更未形成生态旅游开发模式的示范效应。发展生态旅游首先要加强和扩充旅游基础科学的研究,将生态学、环境学原理,以及现代信息技术和管理方式引入旅游开发规划研究中。在自然保护区的旅游开发中,要科学地确定各类生态系统的临界值,利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定的“生物圈保护区(Biosphere reserve)”的概念,要建立旅游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和监测制度,确定衡量生态环境破坏和资源消耗的指标体系,对生态环境变化进行跟踪监测;寻求建立旅游开发和环境保护之间的良性循环关系,最低限度地减少旅游对自然景观和环境造成的破坏:探索具有维持持续发展功能的生态旅游管理模式确定相关组织机构的职能,权力和义务;建立对旅游企业和当地居民的约束机制,建立环境补偿机制与管理体系研究,制定旅游规划、管理法规制度,确保生态旅游健康发展。

3.在保护区内开展旅游要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各项制度

  在保护区内开展生态旅游要比其他旅游区有更高的要求,为了保证自然保护区不受破坏,国家已经颁布了许多有关的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全国自然保护区条例》对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和建设都作了明确的规定,所有的保护区在开展旅游时都必须按照规定来进行规划建设和管理。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酒店预订 | 特价机票 | 旅游论坛
Copyriht 2007 - 2009 © 快乐旅行网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