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新闻中心 华夏名胜 世界景点 旅行游记 风土人情 旅游常识 | ||
您现在的位置: 快乐旅行网 >> 新闻中心 >> 产业动态 >> 正文 | ||||||||||||||
|
||||||||||||||
|
||||||||||||||
时间:2025/1/18 15:58:59来源:不详 开封市政协副主席、民建开封市委主委 梁留科 河南黄河湿地,总面积190000hm2。湿地内有有水生、沙生、盐生、防护林和果木林等多种植被类型,据统计,微管束植物80科282属598种,其中包括枯马豆、黄河虫实等特色植物;丰富多样的植物为动物的生存繁衍提供了场所,被誉为珍禽王国,候鸟“天堂”。 河南省黄河湿地是我国中部地区较大的湿地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区内人口密集,地质地貌、动植等类型多样,旅游资源丰富多彩,既有多样的水体资源,还有众多的文化历史遗迹。 一、黄河湿地旅游生态开发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我省在西起三门峡、东至焦作、济源和洛阳的数百里沿黄滩区,建立了面积达6.8万公顷的国家级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在郑州、开封市黄河滩区建立了5.4万多公顷的湿地自然保护区,在豫北黄河故道建立了湿地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内的生态旅游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以三门峡市为例,三门峡黄河库区湿地的白天鹅使得三门峡的冬天成为旅游旺季。2005年末,三门峡市全年接待外国及港澳台旅游者17982人次,旅游外汇收入227.8万美元,接待国内旅游者337.84万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5.64亿元。自1995三门峡黄河库区周围195平方公里被确定为“三门峡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三门峡市打造“天鹅之城”“黄河明珠”也拉开了序幕。城市生态环境的得到改善,投资环境逐步优化。黄河湿地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发展提升了三门峡的知名度,白天鹅成了三门峡的名片和城市符号。生态效益则更为明显,白天鹅由原来的一二百只增加到现在的上万只,以前罕见的野鸭、大雁等现有几十万只,物种明显增多,三门峡湿地已从白天鹅的停歇地演变为越冬地,生态环境朝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但是,河南省黄河湿地生态旅游开发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基础设施落后,设备简陋,如观鸟台、科普教育、水上安全设施较少;其次,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潜在资源未能很好利用,旅游业发展缓慢。第三,旅游市场营销不够,产品质量不高。河南黄河湿地的开发还处在初级阶段,旅游市场营销没有进行合理的市场定位,未能从传统的接待方式中走出来。而且有些地方的旅游产品开发,不注重文化内涵的提高,没有开发出其潜在的价值。第四,由于管理、资金等多方面的原因,黄河湿地开发的景点较少,旅游线路单调,没有形成网格。各景区、保护区间缺乏合作,整个湿地旅游线路点热面冷的局面,影响了旅游的收入。第五,目前河南省黄河湿地生态旅游管理上还缺少经验和人才,管理技术水平低,2006年冬季白天鹅遭到不法分子毒杀的事实就充分证明了管理滞后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必然会造成湿地污染、破坏、面积减少、生态功能下降等,严重影响黄河湿地生态系统平衡和生物多样性,对河南省黄河湿地可持续协调发展造成威胁。 三、河南省黄河湿地生态旅游开发与保护对策 1、准确定位、科学规划、完善设施 河南黄河湿地旅游资源开发应定位于湿地生态旅游,打好湿地生态旅游特色牌,并结合沿黄两岸众多的名胜古迹,形成以生态旅游为主,集观光、休闲、度假及文化旅游为一体的特色旅游带。在准确定位的基础上,黄河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开发要编制科学、合理的生态旅游规划,减少盲目性,增加自觉性,有计划、有步骤地建设发展;要分析湿地生态旅游的可行性,合理划分功能区,拟定适合动物栖息、植物生长、旅游者观光游览和居民居住的规划方案。同时规划应与当地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目标一致,以湿地生态旅游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以经济发展改善湿地自然环境。针对目前景区内基础设施不能满足游人需要的现状,要在规划的基础上尽快完善旅游区内的基础设施,包括道路、观鸟台、水电等,设置景点介绍工程和人身安全的保护工程。 2、打造生态化、特色化的旅游产品,设计合理的旅游线路 黄河湿地打造生态化的旅游产品,要考虑三方面原则:第一,可持续、协调原则。既要湿地生态旅游与当地自然、文化和人类生态环境成为一个整体,能够长期永续发展,还要与当地的生态环境的承受力、经济状况、社会道德规范、生活习俗等相协调。第二,优先原则。对生态环境和文化景观易受破坏地区在技术合作和资金援助方面要提前优先考虑;基础设施及旅游交通工具对湿地生态环境的影响要提前考虑,开发时要提前规划,提前预防破坏污染。第三充分体现自然和人文完美结合的原则。开发时要突出湿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候鸟观察、科普教育的特点,利用沿黄区域自然、生态和文化资源,积极开发诸如黄河漂流、黄河横渡、黄河成就展、黄河景观游、黄河民俗风情游、黄河候鸟观赏游、黄河教育游等旅游产品,突出黄河湿地自然风貌和社会风情。 在打造生态化、特色化的旅游产品的同时,要设计合理的旅游线路。如以三门峡水库为中心,可设置以下旅游线路:(1)渑池看韶山自然美景—云门寺—仰韶文化遗址—石佛—南北二崤道—温塘摩崖造像—中流砥柱—黄河三门峡大坝;(2)黄河三门峡大坝—中流砥柱—观鸟台—陕州风景区—陕州古城遗址—函谷关—黄帝陵—亚武山。以小浪底水库和郑州黄河游览区为中心的旅游区,可设计以下旅游线路:(1)郑州黄河游览区—坐船看湿地景观;(2)郑州黄河游览区—相关的人文景点—观鸟台—小浪底水库;(3)郑州黄河游览区—渡黄河至嘉应关—千佛阁。以开封黄河游览区为中心的旅游区可设置四个景区。第一景区为以黄河故道为主的黄河湿地保护区;第二景区为以黄河大堤为主的绿化长廊;第三景区以郊区水稻乡境内的黑池、柳园口乡的柳池及周边鱼池水体为基础开发的度假、休闲、垂钓区;第四景区为以柳园口乡大堤内村庄和造林和小杂果果园为主的观光、度假、休闲农业生态旅游区。 3、培育生态旅游示范景区(点),以点带面全面开发 河南省要培育黄河湿地生态旅游示范区或示范点,并大力推广合理开发利用资源的先进经验。黄河湿地类型多种多样,情况复杂,开发利用方式也千差万别,因此各地可根据不同类型和资源特点以及当地的传统习惯,试办各种不同类型的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的生态旅游示范区或示范点,通过典型试验,总结出成效显著又有代表性的经验加以推广,以点带面来指导工作。 4、加大市场营销力度,建立信息服务网络体系 生态旅游是当今世界旅游的潮流,要制定周密的市场营销计划,在宣传河南文化旅游的同时,还要宣传黄河湿地资源优势和生态旅游的特色,宣传黄河的历史文化、治理成就、基础设施条件等。组织制作精美的宣传物品,建立信息服务宣传网络体系,利用先进的传媒手段开展网上生态旅游服务业务,利用各种活动,努力把黄河湿地的生态旅游品牌打出去,并通过生态旅游的宣传让世人更了解黄河湿地,走进黄河湿地。 5、实施部门联合管理、景区联合发展的战略 湿地生态旅游的开发涉及到水利、土地、农业、林业、旅游、环保等部门,应联合成立一个专门的湿地生态旅游管理机构,以确保各项管理到位。同时沿黄湿地之间的生态环境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只注重单个景点的开发和保护是不够的,黄河湿地各景区乃至周边其他著名景区之间应统筹规划,实施联合发展战略。 6、建立生态监测系统和可持续的湿地生态旅游管理体系 湿地生态旅游对环境的影响具有滞后性,对湿地生态环境进行监测,建立网络系统是旅游管理的需要,也是研究湿地生态系统发展变化、功能等的需要。建立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发展变化的数据库;利用GIS技术进行环境质量监测,包括开发前环境质量监测和以后的定期监测,随时注意生态环境的变化,以便调整管理和开发方案更好地利用和保护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并运用技术、经济、法律、行政、教育等手段,建立可持续的管理体系,限制自然和人为损害湿地质量的活动,达到既满足生态旅游发展对湿地资源的需要,又不超出湿地生态系统功能阈值的目的。 7、加强公众教育和生态旅游人才培养,重视社区参与 要进一步加大宣传湿地生态环境知识,让人们了解湿地生态环境的特性和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性,提高对湿地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广泛传播科学发展理念。避免急功近利给湿地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破坏;要在科学合理地接待游客的基础上,借助导游、路标等,对游人进行生态环境保护教育,让游人在休闲娱乐的同时学到知识,增强环保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要 加强人才的培养与培训,满足湿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同时采取行之有效的机制,让社区居民参与湿地生态旅游的规划、开发建设与经营管理,确保当地居民的利益得到保障,湿地的生态保护事业得到民众有力的支持,从而使湿地生态旅游有更好的发展空间。 |
|
|
Copyriht 2007 - 2009 © 快乐旅行网 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