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新闻中心 华夏名胜 世界景点 旅行游记 风土人情 旅游常识 酒店预定 特价机票 | ||
您现在的位置: 快乐旅行网 >> 旅游新闻 >> 景点新闻 >> 正文 | ||||||||||||||
|
||||||||||||||
|
||||||||||||||
时间:2014-04-02 22:10:51 来源:不详 谢善霖10岁起跟着奶奶在南后街做花灯,一盏盏状元骑马灯、莲花灯、绵羊灯,从染色、破竹篾、定型、捏人面,他做了40年,这也是福州手工传统花灯起起落落的40年。 千年古街南后街是传统的花灯制作街,“从前整个南后街两排全是灯笼店,几十户人家在做,民间送灯的规矩讲究得不得了。”老谢细心地把一个粉面状元郎安上马,把竹篾校正,对中新社记者介绍说,在福州,花灯是由娘家送的,因为福州方言灯与丁谐音,“送灯”还得说“送丁”,嫁出的女儿没生育,娘家头年送“观音送子灯”,第二年没生就送个“橘(福州话音同急)灯”。 南后街2007年改建后,原来的灯笼店大多迁走了,改建后的铺面寸土寸金,有条件回迁的老伙计们不多。老谢旧居也在南后街,现在的铺面则借用黄巷亲戚家,没开房租,省下一笔不菲的开支,“我还好有这个门面,那些老朋友很多材料都丢在我这里,全都不做了。” 每年必在南后街租门面卖花灯的郑祥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半个月的场地租金就要3000多元(人民币,下同),每年手工制作200多盏花灯,扣除成本,利润也就两三千元。而只租半个月的店面还特别不好找。” 传统花灯或因老街区的消逝而消弭,曾一度引起各界关注,也获得政府一定扶持。2007年南后街花灯制作入选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郑祥霖亦于2008年被评为省级花灯制作传承人。 “我回南后街,跟利润已经没多大关系了,纯粹就是保证我们郑氏花灯还有一个展示平台。”故居在南后街154号的郑祥霖有八个兄弟,父亲郑安安是福州的花灯名家,几个兄弟都承接了扎花灯的手艺。 郑祥霖告诉记者,在2008年南后街元宵灯会上展出近千盏花灯,近半数出自郑氏兄弟之手,如今他迁居通湖路仓前街,仍有不少外地客户循声而去,找他扎龙灯。 扎大型龙灯是郑祥霖的绝活,数十米长的龙灯,扎龙骨要稳,扎龙头要像,龙嘴、龙眼要放准,调色、着色、封釉,每道工序都不能马虎,“现在的LED灯加入声光电元素,很吸引人,但传统花灯跟民俗是结合在一起的,有它独特的魅力,看得见手艺人的心。” 郑祥霖的忧思在于传承和壮大,他认为现在的年轻人都想找单位进,沉得下心来学做花灯的人太少了,而仅有的一批老花灯艺人也还未形成抱团发展的想法,南后街“失守”更失去了产业聚集效应。 南后街董执宜故居,董裕汉做的各式花灯悬满狭长门店,美轮美奂,吸引大量游人。因是自己门面无需房租,他从八月就开始备料做灯,过了春节即收工。 据官方数据,2013年正月十四之前,福州南后街的观灯人次就已达到128万人次,巨大人流量带来的商机,足够这位手艺人维持不疾不徐的慢生活节奏。 谢善霖则要忙到三月,给大小寺庙的菩萨扎莲花宝座,“一年扎一千多只灯,有三万多(元)收入,”他觉得刚刚好,“做得多了要没人买还得愁销路”。 福州市传统文化促进会副会长郑炜一直致力于推广福州民俗传承,他特地邀请谢善霖的手工花灯亮相于2014年福州元宵灯会,与来自四川自贡的大型LED灯“相映成趣”,在他看来,“手工花灯不但呈现出闽派技艺,还传承着福州民俗,应该予以弘扬。”( |
|
|
Copyriht 2007 - 2009 © 快乐旅行网 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