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新闻中心   华夏名胜   世界景点   旅行游记   风土人情   旅游常识
您现在的位置: 快乐旅行 >> 旅行游记 >> 国外游记 >> 正文
  相关文章
开平碉楼-恩平石头村-奔
众里寻它千百度—开平碉
中国民居旅游——开平碉
开平碉楼—逝去的家园
中国民居旅游——开平碉
碉楼种类_众楼
中国民居旅游——开平碉
碉楼种类_更楼或灯楼
碉楼种类_三是居楼
开平碉楼的本地化特征(
看碉楼:被遗弃的加拿大村  

时间:2024/11/22 16:03:28来源:不详

  加拿大村离周围的村庄有一段距离,其独立而成,给人一种与世隔绝的感觉。从这些建筑物中其实可以看到一代中国人飘洋过海在海外艰苦谋生的缩影,虽然现在住在里面的人已随着当年回乡建房的祖辈们移居国外,但你还能感受到当时那些衣锦还乡的华侨的思乡之情和经过多年奋斗成功带来的荣耀感。 

 

    小村纪事  以加拿大为名,以西洋别墅为村

    加拿大村自然不在加拿大,否则,偌大的一个国家,何以只以村来命名?加拿大村在广州以西约180公里处,在侨乡开平,在以碉楼著称的赤坎镇。

    一个村落能以加拿大为名,自然与这个国家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事实上也的确如此,这个村子里的所有原住民都已迁居那个遥远的国度,再也没有回来,此地空余座座楼。他们的后人或许会忘记祖上来自何方,抑或还对这一方土地念念不忘,但加拿大村这个名,还有村里十余栋别墅,在默默书写着一段为今人所陌生的历史,寻常巷陌写就的字里行间,飘荡的都是沧桑况味。

    源头  虾村牵出衣锦还乡的故事

    加拿大村名声很大,却并不算太好找,我在当地镇政府一位朋友的带领下,驱车直接前往。因为工作的关系,这位朋友去加拿大村的次数已经不知道有多少次了,司机去过的次数恐怕只会更多,即便如此,稍微一不留意,还是让我们在325国道上走了一些冤枉路。

    的确是如此,开平以碉楼著称,碉楼自然是第一风景,加拿大村的碉楼并无过人之处,只是随着当地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进程的不断推进,人们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也在逐渐增强,加拿大村的存在与价值才越来越清晰起来,可谓声名鹊起。认识加拿大村,本身就已经走过一段时间的曲折。

    要进加拿大村,先要经过虾村,不知道这里是不是曾经盛产河虾。这个问题可以留待以后再考证,但虾村盛产华侨是有目共睹的。之所以要提虾村,是因为这个村子与我将要去的加拿大村其实是父与子的关系,或者说,加拿大村干脆就是“新”虾村––当年,正是从虾村里走出了一群华侨,衣锦还乡之后,出资在村旁兴建了10栋具有欧陆风情的别墅,起名“耀华坊”,也就是如今俗称的加拿大村了。

    虾村和其他所有珠三角的村落没有什么大的不同,水泥路,钢筋结构的房屋,马赛克外墙,现代元素处处可见,但又不是完全的城市化,以一个游览者的眼光来看,实在乏善可陈。不过不要紧,我们的目的地是加拿大村,二者风格迥异,正可以当作是一次游览前的铺垫。此外,虾村将加拿大村与国道隔离开来,或者正是这一无意的“隔离”,才让加拿大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养在闺中无人识,才让加拿大村里的建筑能够保存得如此完好。

    穿过虾村,经过一段田间小路,忽然有豁然开朗的感觉,一座不中不西、亦中亦西式的建筑进入我们的视线,而一条在丛生杂草中延伸的小路旁边,简陋的木板上用汉字工整地写着一些有关加拿大村的文字。

    我们走进了一座草及人高、四周全是农田与竹林、静谧宜人、由精美别墅构建的旧时村落。

一片红叶,说明了这些房屋的主人的去向,也将村庄的名字展露无疑。

 

    表现  建筑诠释中西合璧的美丽

    加拿大村有如今的名声,是因为存在于中国乡野中的西洋式别墅,乍一看是那样的突兀,静下心来再想,似乎还是和谐的,与平常游客到开平的感觉大致差不多。村里现存西洋式别墅10栋,碉楼一座,且在70多年的历史里,全都未经维修而均保存完好,从前的工匠真是敬业,完全有资格充当豆腐渣工程制造者们学习的榜样。由于兴建的时间相差无多,且都为加拿大知名建筑师设计,整体风格上大致相似,既有西洋欧陆风格,又结合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元素。

    开平市碉楼文化办公室为加拿大村的10栋别墅都做了仔细的登记,包括记录下每一座别墅的名字,将建筑名称、主人、建筑特色写在一块小木板上,钉在大门口的墙壁上。从外形来看,村里的西洋别墅全部都是欧陆风情,当年的华侨在异国他乡赚了钱,自然想着用本地人未见过的东西方能达到光宗耀祖的目的,所以要托加拿大设计师画好图纸万里迢迢带回来。现在行走在寻常巷陌间,仍能很明显地感觉到加拿大村的整体规划是相当严谨的。

    别墅一般都为3层,外墙几乎一律用青砖,建筑之间只留狭窄的巷子,典型的中国乡土特色,但细看其西部结构,无论是建筑的外立面还是结构造型,都是风格截然不同的舶来品:底层正面饰以罗马柱,二楼和三楼正面多为3个圆拱,厅内的神台也建成圆拱形和罗马柱状,门楣、窗台、阳台等多处,刻有精美的欧陆风格雕花;而在其他许多地方,仍较多保留了中国的传统建筑特色,或者雕梁画栋,或者用福禄寿装点。在这些中西合璧的建筑中,多为从古典欧洲形式向近代形式发展的范例,并融合了中国传统灰塑、罗马柱、圆拱、花雕等建筑艺术,令人叹为观止。

    在加拿大村的“守护者”老关所居住的别墅里,我在他的后堂看到两块保存完好的门匾,拂去灰尘,可以看清楚是“世界文明”、“家庭幸福”几个字,果然是处处中西合璧,连中国的对联内容也是如此的谙合。

    空守的岁月

    加拿大村的主人都是旅加华侨,别墅大多都是为回乡光宗耀祖而建,所以从一开始,在此居住的人便不多,甚至有些别墅从来就没有住过人。据了解,关国暖兴建的春如楼里曾经住过他的几位近亲,但1951年之后,这里的最后一户也移民到加拿大去了。从此之后,村里一直无人居住,这里的精美建筑在风雨里守望了半个多世纪。

    地方简史

    加拿大村,村内包括10栋欧陆风格的西洋别墅及一座碉楼,兴建于1933年至1935年间。建筑的主人都是旅居加拿大的华侨,他们回乡建造这些别墅后并未在此长期停留,后人们亦都于五十多年前移居海外,现村内只住有一户关姓居民。

    光阴遗踪    建造之初就注定要被遗弃的村庄

    加拿大村位于开平市赤坎镇的325国道上,属灵源村委会管辖,是从虾村分离出来的一条小村,最初名为“耀华坊”。民国初期,虾村的旅加华侨关国暖回乡探亲,后来他率领一班村民飘洋过海到加拿大谋生。经过十几年的艰苦奋斗,这批人的经济状况都有较好的改善,各自积累了一笔财富之后,民国22年至25年间(1933年至1935年),这些华侨请加拿大当地的建筑师设计好图纸,然后携带洋元衣锦还乡。他们在虾村旁边陆续建起了10幢别墅,并共同出资在村东头兴建了一座防御用的碉楼,此处被起名为“耀华坊”。因为在此地建造房屋的华侨基本都生活在加拿大,这是“加拿大村”村名的由来。

    瓜田夜话    历史的迷人底色

    坦白地说,对于生硬嫁接的东西,我素来不喜,这样的观念许多人都有,正可以拉钱钟书先生来做大旗。他在《围城》里说:“生平最恨小城市的摩登姑娘,落伍的时髦,乡气的都市化,活像那第一套中国裁缝仿制的西服,把做样的外国人旧衣服上的两块补钉,也照样在衣袖和裤子上做了。”我去加拿大村之前,就想着自己看到的大概就是这一类别墅,没有太高期望,但结果证明什么时候都不应主题先行的,加拿大村真的让我有点刮目相看。

    由一座座别墅组成一个乡间村落,未免太奢侈了一些。七八十年前,那些还在为吃饭发愁的人们,看待这些别墅的主人时,眼光想来和今天面对暴发户时的也差不多。事实上,别墅的建筑尽管洋气十足,但存在于中国的土地上却有些突兀,不能不加上许多本土修饰,好听一点说是中西合璧,难听一点的,就要说是不伦不类了。不过,我走在这些别墅群落中,却分明感觉到了一种人去楼空的寂寥,剩下的是别墅主人及建筑工匠们的质朴气息,我不知道是不是时光的功能在显现,它的不断流逝,将昔日艳俗的浮华褪去,显露出一种黑白效果的沧桑底色,也就有了意想不到的迷人魅力。

唯见风物    看风景的眼睛从来就未曾远离

    看点一  春如楼

    正是在关国暖带领下,虾村才有了这么多华侨,也才有了后来的加拿大村。关国暖是加拿大村第一位远赴海外的华侨,从事药材生意并发了家,是众多华侨中经济实力最强的一位,他兴建的春如楼在村里的十栋别墅中格外显眼也就顺理成章,不仅占地面积、建筑规模最大,还有一个规模很大的院子,这一点与别家有所不同。

    春如楼建于1935年,整体风格结合了西洋风格与中国乡土艺术,水泥钢筋的运用在当时的中国农村是相当罕见且奢侈的。如今,别墅大门紧闭,门前的蓄水池里满是青苔,院落中杂草疯长,真切地让我们知道了“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的含义。的确,隔了这么多年,我们仍可以想见当年罗马柱、圆拱等西洋建筑的典型符号出现在中国的农村之中时,曾经带给这里的村民们的震撼、艳羡与无限的荣光。

 

 
    看点二  四豪楼(碉楼)

    在开平其他的村落,许多华侨兴建的碉楼都是集防御和居住功能为一体,像加拿大村这样全部都为别墅的并不多,这并不意味着这里的华侨不知道碉楼的重要性。在上世纪20、30年代,开平匪患不断,富裕的华侨家族们便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碉楼的建筑方式。在关国暖的倡导下,本来全为别墅建筑的加拿大村,由四户人家共同出资在村东头兴建了一座五层的碉楼,被称作“四豪楼”。

    由于四豪楼是在开阔的田野之中兴建,背倚村落,前有河流(潭江),左右为田,视野非常良好。由于这些年正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开平市政府对所有碉楼都有严格的保护措施,几乎全都不对外开放,但我还是意外发现一处进口。这座碉楼的规模不大,纯为防御之用,所以几乎没有任何装饰。通过狭窄而阴暗的楼梯,上到碉楼最高处,四处远望,一派田园风光,微风吹过,真有说不出的心旷神怡。

    看点三  原生态的人文环境

    加拿大村的每一栋建筑上都标明了建设的时间和主人,虽经近70年的风吹雨打,仍保持得非常完好,能让人一睹当年的精雕细刻。为了保护这些建筑,开平当地政府为每一座建筑都做了详细的编号,将该建筑的主人、年代、建筑风格做了简要的说明。我曾经采访过华南理工大学的教授,他们一直认为,加拿大村的原始生态及人文环境在开平所有的古建筑群中属于最好之列,必须严格控制这里的旅游开发。事实上,当地政府这几年一直将加拿大村列入旅游开发计划,即使有旅游者也多为自发慕名而来的观光客。

    国内外许多文物保护、建筑专家都曾光临过加拿大村,他们对至今仍保存得如此完好的建筑群感到惊讶,并对其今后的保护提出了意见。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秦怡国教授认为,保护建筑应该充分考虑到村落四周的生态环境,像村落旁的田地、竹林、池塘、荷花和河流,都与建筑本身和谐一体。而加拿大村由于前几十年一直未被太多人注意,且附近村民一直未在此地建造新房子,因此整体形态保持得非常完好。

    即使不算上这些精心构建的别墅,加拿大村也是个值得一来的地方。我在村里走的时候,小动物(幸好是不致伤人的善类)的踪迹四处可见,甚至见到了一条四脚蛇,也不惧人。据说四脚蛇是一个地方生态环境的标志,难怪来此参观过的专家都在大声呼吁,一定要保护好本地的原生态环境,此言不虚。

守护人老关


    寻根究底    一个人,一个村庄

    遍布于村落的宣传木板上的汉字出自一位老汉之手,名为关积卫。虾村及加拿大村的居民全为关姓,但老关并非加拿大村的土著,与我们一样可以算作是外来客,尽管他的名片上印着“加拿大村业务联系人”。

    严格来说,加拿大村已经不能算是一个村,而只能说是一个建筑遗址的村落––这里没有原住民了,所有这些房子的主人五十多年前就已经移居海外,“此地空余黄鹤楼”。村里现在住着唯一的一对夫妻,据说确是其中一栋别墅主人的后代,不巧这一天外出了,门口的白狗显然见世面不多,只能用胆怯的连串吠声欢迎我们几位外来者。此时,整个空荡荡的村子里,就只剩下老关和他放暑假的孙女,以及在楼上四处撒欢的几只小狗。

    老关原本住在隔壁村,几年前,他退休回家,闲来无事,对加拿大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主动请缨来照看整个村字里的楼房。其中一栋别墅的后人无暇照顾自己的祖屋,就把钥匙给了老关,这里也就成了他平时的休息处和办公室。而为了更好地保护加拿大村的文化资源,开平市碉楼文化办公室让老关代为管理村里的平常事务,还为他付了一份有限的工资。对于老关来说,钱并不重要,因为这是一份充满乐趣的工作,每天他都早早来到村里,四处查看一番,累了就在屋子里休息一下,老房子的好处就是“夏天也凉快得很”。

    他的工作,就是每天白天到村子里转,晚上回家休息,这时候养的那几只狗就起大作用了,只要夜里一有风吹草动,立即汪汪大叫起来,犬吠在寂静的乡间是最原始也最有效的报警信号,老关听到后就会跑过来查看情况。“主要是一些小偷,他们想偷房子里的家具这一类的东西。”老关说。不过,这些年开平市当地政府正积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对古建筑物里的偷盗事件有严厉的打击措施,所以这两年发生偷盗的情况较少。

    除了日常看护,老关还真把自己当作是加拿大村人,包括对外宣传,包括充当义务的讲解员。老关告诉我,这两年加拿大村的名声越来越大,好多人都自己寻访过来,尤其广州的自驾车游比较多。

    一个人的战争

    为了给游客更多更详细的指引,老关曾经以每天十元钱的报酬,请了一位姑娘和一位小伙当助手,3个人一起热情地等候游人光顾。无人的时候,他会在木板上写上一些标语,插在加拿大村口,当作导游广告。他还辟出别墅里的一个房间,做了一个图文并茂的“加拿大村展览”,图片多从报刊杂志上剪裁下来,内容也很丰富,华侨史、领导人视察加拿大村以及加拿大的风光图片、加拿大村平面图等。

    ●自驾车。从广州出发到开平,交通非常便利,经广佛、佛开高速公路,在水口下高速后先到开平市区,车程约需两个多小时。随后再从市区往赤坎镇方向行进。加拿大村位于325国道上,从市区至加拿大村车程约为十几分钟,非常方便。去之前最好事先问好行走路线,以免走回头路,加拿大村虽距国道甚近,但在路边并无醒目标志。

    ●自助游。广州的锦汉车站、芳村坑口长途客车站及省汽车站等处均有直达开平的班车,车费32元,行程约两个小时。从开平市到赤坎镇的“农村专线车”都会路经加拿大村,或直接从市区坐出租车或搭摩的,价格较为便宜。

 

Copyriht 2007 - 2009 快乐旅行网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