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新闻中心 华夏名胜 世界景点 旅行游记 风土人情 旅游常识 | ||
您现在的位置: 快乐旅行 >> 旅行游记 >> 国外游记 >> 正文 | ||||||||||
|
||||||||||
|
||||||||||
时间:2025/1/19 14:10:11来源:不详
1、 从伦敦出发沿西线旅行是英国当地一个传统的旅游路线。首先,伦敦城内的景点不能不先睹为快。白金汉宫是维多利亚女王于1703年修建的,至今仍然是英国王室的府邸。有名的伦敦塔已有近千年的历史了,这座塔楼曾被当作皇宫和堡垒,也曾被当作押犯人的监狱,旁边的塔桥更是伦敦城的象征。还有英皇举办加冕仪式的西敏寺、赫然醒目的大本钟、议会大厦、大英博物馆等等。这一切都清晰明了地为我们构勒出了近几个世纪以来的英国历史画卷。这些名闻遐迩的建筑风景即便对于未曾到过英国的人也是耳熟能详。因此,当我们置身于伦敦城内的时候,当这些富丽堂皇的历史建筑就站立在我们眼前的时候,我们会有一种亲切而熟悉的感觉。即使是第一次来,也会有一种故地重游之感。然而,出了伦敦城,那种亲切感也许就不再有了,无论是那曾一度毁于大火的圣保罗大教堂还是仙境一般迷人的温莎城堡,都会给我们带来一种历史的沧桑之感。 圣保罗大教堂是中世纪的罗马风格的建筑,它冷静、肃然、端庄,门厅、殿堂均处于一种拜占庭式的古典秩序之中。发生于1823年的大火几乎将大教堂全部烧毁。虽然大教堂于上一世纪初按原貌修建一新,但历史的沧桑与沉重以及时间的无情在它的身上依然清晰可辩。伦敦西效10余公里处温莎城堡也许能让人松弛下来,但城堡所呈现的童话情调则一下子又把人带到了古老的中世纪之中。那是一种蒙着面纱的感觉,遥远而模糊。 然而,这仅仅是个开头。旅游大巴就仿佛在沿着时光的隧道带我们向时间的上方回溯。车到巴斯城,我们已然进入了辉煌至极的古罗马时代。公元5世纪,英国是古罗马帝国的一部分。巴斯因为有一座罗马人修建的大浴池而闻名。据说英文巴斯(Bath)一词之所以是洗澡的意思就同这个浴池遗址有关。是因为巴斯本来就是洗澡的意思因而才将此地命名为巴斯还是因为巴斯本为地名,因为有了浴池遗址而演生出洗澡之意,我倒一直没有搞清。我就在这种迷惑的状态中来到了雄伟的斯通亨治巨石之下。 斯通亨治(Stonehenge)是欧洲巨石文化中最为宏伟壮观的建筑。大石林由许多排列不规则的石柱组成,有的大石块高达6米。毫无疑问,巨石林属于建筑物的一种,但它没有墙壁。从平面图上来看,大石块的摆放呈两个圆形和两个马蹄形,按一条西南—东北轴线对称排列。这条轴线正好与每年夏季那天的日出方向成一直线,而这一天是英国一年中最长的一天。根据这一点,一些专家认为它是一座崇拜太阳的神庙。但天文学家们有他们自己的解释。他们在对这些大石块与日月运行之间的关系作出计算之后,否定了庙宇学说,而主张它是一个原始人研究天体的观象台。 关于这座距今四千年的石器时代的巨石建筑,还有一个神奇的传说。这个传说还曾经被英国人当成正史记载到一部中世纪的历史书中。不列颠历史上公元五世纪时有个叫安布罗修斯(Ambrosius)的国王,他为纪念在一次事件中为北欧撒克逊人杀害的三百个不列颠贵族而决定在事件发生地修建一座纪念碑。征集的方案都被否定了,这时,有一个名叫墨林(Merlin)的半人半神的人物出现在安布罗修斯王的面前。墨林向国王提出了这样的建议:爱尔兰有一件立于旷野之上的国宝,人称“悬石”,远古时由当时统治欧洲的巨人族采自非洲。悬石由八十一根巨石组成,三条一组形成门形,门与门相连共围成了三个大圆圈。远望犹如巨人在牵手而舞,所以悬石又被称作“巨人之舞”。由于悬石布局依四时天象而成,所以具有独特而神奇的医治功能。若有伤病残疾之人,只要来到石门里祈祷、朝拜,并沐浴身体,便能恢复正常。所以,与其建一座平常的纪念碑,不如将此宝物夺来安放此地,以成万世之功。国王一听,此计可行,于是发大军征伐爱尔兰,顺利夺得了悬石。墨林在巨石上下布下绳索,将巨石一块块仔细搬至船上,运回英国。斯通亨治就这样立在了英格兰南部的索尔兹伯利(Salisbury)草原上。 斯通亨治不在巴斯的西部。巴斯其实已经接近大不列颠岛屿的西岸了。斯通亨治在向伦敦回返的另一条线路上。这样,我们就从2000年前的古罗马时代一下子进入到了4000年前的史前时代。一切在我的眼前都不再清晰,包括道路两旁无边无际的略有起伏的草地,那种在伦敦城内的亲切感和熟悉感此刻已全部消失了,代之以彻头彻尾的茫然。
也许现代人不需要时时刻刻都清晰,有时候我们正是需要这样的茫然。这样的茫然让我们无所适从,而在这样的无所适从中我们将沉静下来,带着疑惑的眼神好好打量一下我们自己,好好打量一下历史,好好打量一下世界,打量一下人类自身。这就是我们现代人不能不要历史的原因,我们不需要总是被清晰和理智完美地包装起来。我们需要赤裸着身体走近历史的海滩,就像历史和遗迹赤裸着身体,带着最初的野性和原始站在我们面前那样。 探询未来是一种向上飞翔的感觉,而探询历史则是向水中下潜。水底是一个陌生而新奇的世界,我们没有必要殚思竭虑地去探询这个水底下的世界究竟是由什么构成的,是怎么构成的,我们只需要把自己置于一种茫然的感觉中就可以了。正像关于斯通亨治的意义,考古学家们已经争论了好几个世纪仍然没有最后的定论,我想以后也很难有定论。如果他们少一些争论,把一些作为考古学家的独特的感受发表出来会不会更好一些呢? 可惜在斯通亨治停留的时间太短,就好比一个潜水员刚刚潜入海底,还未来得及定睛看一看周围的风景就被岸上的人扯着背绳把你拉出了水面。岸上的人害怕你潜进了水底不容易上来,那么,导游也是怕我们进入历史之中而不能自拔吗? 然而,无论怎样,当晚上回到伦敦之后,我决定从第二天开始不再跟随旅行团出行了。我要独自旅行,目标就是英格兰史前的巨石文化遗迹。 我要沉下去,憋一口气深深地沉下去。 2、 以巨大石料为特征的欧洲巨石建筑早在距今7000年之前就开始在地中海沿岸流行,然后又从伊比利亚半岛沿欧洲的西海岸北上,经葡萄牙和西班牙北部、法国西部到达法国的北部、英国和爱尔兰等地。大约在距今4000年前又传到了北欧的丹麦、瑞典和德国等地。欧洲巨石建筑主要可分为三种类型。一为立石和列石类。立石是单独竖立的整块巨石,通常无雕琢加工;列石一般由较小的石块组成,排成一列或数列。最有名的列石是法国莫尔比昂省的埃尔德旺列石,共有10列,可达2105米,由1129块石头组成。二是石棚,特征为数石支起一个大石板,形成棚状。三是环状列石,用自然巨石构筑而成,英国斯通亨治的环状石林是其中最有名的。 英格兰的巨石文化遗迹大都集中分布在西南端的狭长的康沃尔半岛之上。遗迹群最北端的遗址是位于牛津郡(Oxfordshire)和华维克郡(Warwickshire)两郡交界之处的罗尔赖特大石头圈(The Rollwright Stones)和有名的国王石(The King Stone)。它位于伦敦的丁部偏北方向,和到巴斯的距离差不多,坐火车就一个多小时的路程。我的计划是这样的,它是我选择的第一站,然后,我将沿着康沃尔半岛伸展的方向向西南进发。说不定这正是古代巨石文化的传播路线呢! 在一个叫作池平诺顿(Chipping Norton)的小站下了火车,在行人的指点下,大约步行30分钟我就看见了那掩映在一片松林中的石头圆圈和国王石了。国王石是当地人的骄傲,我舒适向任何一个人问路都会得到热心的帮助。这是一片没有边际的草原。草原上安静得没有任何声音。如果不是松林旁边的小小村落在提醒着我,我会疑心自己真的置身于远古的时光之中了。 在从伦敦出发之前我就已经找到了一些有关该遗址的资料,就是说,我是有备而来的。据考古学家推断,这个遗址距今大约5000年,属于新石器时代的中期,在英国的巨石文化中应该算是早的。它由77块石灰石组成一个直径大约为30多米的圆圈。远远看去,这些石头就像是一群人在拉手跳着圈舞。《世界舞蹈史》的作者,英国人萨克斯先生在他的书中说过,世界上最古老的舞蹈形式就是圈舞,因为只有这种转圈式的旋行舞蹈才能产生出一种力量。这种力量是一种媒介,它不仅把俗世和神圣两个不同的世界明白无误地区分开,同时这种旋转又能把人从世俗的领域带到一种神圣的迷人的神的领域之中。看到这些整齐地站成一圈的石头,我觉得他们极有可能真的就是原始舞蹈的象征。从这一点说来,原始人其实活得比我们超脱而纯粹,他们的灵魂比我们的更丰厚,精神也比我们的更加富有。关于财富和价值判断,他们也许有着与我们完全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理解。 大圆圈的东北不足100米处还有一块独石。独石没有什么奇特之处,粗糙难看,却被一群铁栅栏给围了起来。这正是在英格兰妇孺皆知的国王石了。一般来说,西方人鲜有那种用现代技术来破坏古代遗址外观的举止。但对于这块大石头来说,不围起来好像也确实不行。因为英格兰人相信这块石头有一种给人带来好运的神奇魔力。所以经常有游人带着小锤子,从上面敲下一小块带回家中。因此,两个世纪之前还是3米多高的石头如今只剩下了2.5米。虽说铁栅栏是防君子不防小人的象征性保护措施,但多少还起一些作用。有意思的是,独石与石头圈不足100米的间距竟是牛津郡和华维克郡的郡界,同一处遗迹分属于不同郡治的文化部门管理。 在文学家的眼里,独石曾被描述成为一个相貌丑陋的驼着背的老太婆。考古学家则通过对附近原始墓葬的发掘,认定独石是一座大墓的标志性纪念物。然而,在当地流传的传说则是另外一种面貌。传说中,独石和组成石圏的石头本来都是人:一个国王和他的士兵。国王想抢占这片本来属于一个巫婆的土地。大敌当前,巫婆只能使出好独有的巫术。她向国王唱到: 向前跨越七大步。 如果看见朗康普敦小村庄, 你将成为英格兰王。 国王一听,喜不胜喜,于是对唱: 石头在下,树枝在上, 我将成为英格兰王。 朗康普敦(Long Compton)就是松树林旁边的那个小村子。至今这个小村子还在,村子仍然叫这个名字。而当国王向前跨了七大步的时候,发现一个大坟丘挡住了他的视线-他已经没有办法看见村庄了。然而,后退已经来不及了,因为巫婆已经在念动她的咒语: 若是看不见小村庄, 你休想成为英格兰王。 石头不动,树枝飞扬, 你休想成为英格兰王。 你们全都变成石头柱, 我将变成一棵树。 话音一落,国王和士兵全都变成了石头。国王就是那国王石,而他的士兵则成了石头圈。巫婆自己则变成了一棵老树。1895年,一位叫作伊万斯(Evans)的文人曾煞有介事地写过一篇报告,描述了那棵老树被伐掉的情景,他说树干中流出了许多鲜血,国王不忍,于是国王石从此掉转了头。 3. 离开国王石的当天晚上,我又来到了一日前来过的巴斯。之所以回到了巴斯,是因为巴斯附近的一座叫作布里斯托(Bristol)的城市旁边有一个更大的石头圈遗址;之所以到巴斯下榻而不是到布里斯托,乃是因为巴斯的夜景在英国实在是享有盛名。不在巴斯过夜,只像昨日那样匆匆的浏览是不可能真正领略巴斯的魅力的。 巴斯是个古老的小城,由于它有英国唯一的温泉,罗马人占领期间就在这儿修建了著名的罗马大浴池。从古到今,这都是一个享受生活的好去处,凡是和享受有关的,必得有夜色相伴才好。没想到这么多个世纪过去了,罗马大浴池的温泉仍然奔涌不停。绿色的灯光映在水中,泉水泛出一种古老迷人的色泽。始建于7世纪的巴斯大教堂就在大浴池的旁边,经过历史上的多次改建和修缮,它已经成为巴斯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了,同伦敦的圣保罗大教堂一样属于罗马风建筑。女王广场是夜色中的巴斯最热闹的地方。街头的乐手拉着似曾相识的旋律。当地人还支上巴斯所特有的烧烤铁架,烤上了整猪,整个广场都飘满了烤肉的香味。在充分体验了巴斯的夜景之后,我只等着一梦醒来向布里斯托进发。 布里斯托城外的斯坦敦德鲁(Stanton Drew)遗迹笼罩在一片薄雾之中。天气不太好,像是要下雨。英国的天气常常是一日多变,所以出门就得准备好雨具。好在我早有准备。遗迹的附近都是起伏的丘陵,只有遗迹所在位置显得十分平坦,或许这也正是原始人选址于此的原因吧。与罗尔赖特石圈不同的是,它不是一个孤立的圆圈,而是由三个石圆圈组成。除此之外,还有两条连接石圆圈的石头铺成的道路、一个呈马蹄形的石头建筑以及石一块站立在石头圈外的特立之石。三个圆圈中,中间的圆圈最大,它是英格兰大的几座石圈之一,直径达112米。两边的圆圈则小了许多,东北面那个直径不足30米,西南面那个已经被毁坏得不成样子了,又位于一个私人庄园里,所以没有具体的测量尺寸,大小估计和东北面的那个差不多。马蹄形建筑在大圆圈同北面那个圆圈之间,两大块巨石合围成马蹄的形状。特立之石则立在东北面那个石圈的东北方向。 在当地的民间传说中,这些石头是由一个婚礼晚会变成的。的婚礼晚会在一个晚上举行,人群沉浸在美妙的舞蹈之中。夜半时分,一个神秘的黑衣人来到了晚会,并混入了小提琴乐手中间,拉起了他自己带来的小提琴,一直延续到第二天的拂晓。那个黑衣人是个魔鬼,他的小提琴是一只魔琴。当晨曦降临,所有的人都在魔琴声中变成了石头。那些舞蹈着的人变成了石圆圈,真正的小提琴手变成了两条石路,那马蹄形石头址是新娘,而远处那个特立之石就是新郎。所有的人都在等待着魔鬼带着他的魔琴归来,好再次拉响魔琴,把他们变回人形。然而,几千年过去了,他们没能等到归来的魔鬼,只是等来了一些故作高深的考古学家。 考古学家发现,三个石头圈、马蹄形石址以及特立之石联成一线正与月出的方向相合,因而提出斯坦敦德鲁极有可能是原始人举行月亮崇拜仪式的神庙。我则对那些持有一定科学依据的考古学家的判断抱怀疑态度,难道他们的判断就一定接近史实吗?难道传说就一定是荒诞不经的吗?在这个传说中,舞蹈是个关键的字眼儿,就是说,这个传说的关键是把舞蹈作为一个表述符号同石头建筑联系在一起了。既然如此,那么,原始人会不会真地就是用圆圈来表达那种舞蹈的感觉呢?如果真的如此,那种舞蹈的感觉其实已经超越了舞蹈本身,它成了人类向神界攀升的一种努力的方式。 我不想去探询意义了,我只要感受就可以。天已经开始下起了雨,我撑起雨伞,匆忙向通往城内的BUS车站走去。 4. 本来昨天要多看一处巨石遗址,却因雨越下越大,且夹着大风,于是只好在布里斯托找了家小旅馆住下来。雨时断时续地下了一宿,直到天明才彻底停下来。 雨虽然停了,风却很大。秋冬之际的天气有时也冷得让人受不了,尤其是在空旷的原野之上。我昨天要去却没去成的马里维拉(Merrivale)列石已经进到康沃尔半岛的深处了。这里是一片荒野,没有公共汽车通过,从王子镇下车到这里要走很远的路,还要穿越一片砾石区和一片沼泽区。没有真正的路通往遗址,也看不见行人。这时我有一种恍惚的感觉,好像自己已然生活在史前时代的原野上了,好像随时都会有一个史前人在我的眼前出现,我只是不知道该跟他说哪一种语言,英语还是汉语? 说实话,我没敢穿越那片沼泽,因为我不知道那片沼泽会不会像电影里那样将活人生生吞没。好在越过一个山丘之后,位于沼泽那端的列石已尽收眼底。这时,我意识到自己又有了意外的收获,因为我发现这个有着264米长的由两列石头组成的建筑似乎正适合远眺而不适合近观,它的气势是靠那种向远方顽强延伸的感觉体现出来的。尽管不是那种斯通亨治的大圆圈,它仍然让人联想起时间――无边无际的无始无终的时间,也许,人类的一切历史都将消融在这绵延无穷的时间之中。 回到车站,钻进车厢。这一次我毫不犹豫,一下子坐到了半岛的最尖端,地图上标着兰兹角的地方。 位于兰兹角的小城叫彭赞斯(Penzance)。吃过午饭,觉得暖和了许多。这个几乎四面环海的小地方宁静而别致。风在不断地变换着方向吹,却并不太冷,至少要比上午那旷野上的风要暖和许多。兰兹角很小,巨石遗迹却很丰富,小小的地方竟然有八处遗址。 兰洋夸特(Lanyon Quoit)是一处石棚遗址,西方人称这样的建筑为多尔门(Dolmen)。它由几块立石支起一个大石板,整体呈棚状。类似的遗存也发现于中国辽宁、朝鲜和日本,而且只有亚洲的辽东半岛、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以及欧洲大西洋沿岸的英国、法国、西班牙等地才有这样的多尔门式巨石建筑。在亚欧大洲的东西两端竟上演着同样的远古文化“戏剧”,这不能不让人暗暗称奇。 英国考古学家对多尔门的解释是,它们本来是大墓中心部位的墓室,后来封土被洪水冲走,于是剩下了大墓中心的石棚。但近来也有人提出了不同的意见,认为它与坟墓无关,应该是具有一定祭礼功能的祭祀址。在中国,情形正好相反,八十年代之前,一直有人认为辽东石棚可能与宗教祭拜有关,但如今,几乎所有的学者都认为它是墓葬的残存,解释同传统的英国学者如出一辙。就是说,东西方的学者一直在反着劲儿去解释同一种文化现象,这让我感到考古学者在判断事物时貌似客观,却有着极强的主观随意性。既然如此,那么谁能揭示出真实呢?谁又能证明真实就是真实呢? 也许真实早已随时间的消失而永远消失了。当石头们被后来的人赋予了新的意义的时候,也许它们就拥有了新的真实。对于这些默默无言、历尽几千年的巨石舞者来说,真实就是考古学者那滔滔不绝的争辩,真实就是游人那茫然的目光。 至今为止,还没有人去尝试解释门安托遗址那个石头圆环最初的含义。门安托(Men-an-Tol)由四块石头组成,一块已经消失,还有两块立石,立石之间是一个大石头环,和耳环一个形状,如果它真地作过耳环,那也只能是巨人的耳环。门安托是当地土著康沃尔人的土语,意为有孔的石头。不知从何时开始,康沃尔人一直在石环这儿举行一种特殊的仪式。他们相信史前的石环有一种袪病的功效,只要让孩子赤裸着身体钻过石环三次,就能保证小孩不会得肺结核病。有的染有风湿、疟疾等病症的成人也时常在这里钻来钻去,希望石环的神奇能够为他们带走病疾。 5. 我需要结束为期三天的考察了。 我需要从水底浮出水面了。 傍晚,我踏上了返回伦敦的列车。 在车厢中,我同一位老者攀谈起来,当他得知我的旅行计划之后,便从背包中找出了一份不久前的报纸指给我看。原来,他也是个考古迷,一条新闻报导了英国最新的考古发现,并且同斯通亨治的大石头圆圈有关。 显然,这是个激动人心的发现。2002年5月3日,考古学家在维尔特郡(Wiltshire)阿美斯伯里(Amesbury)发现了一座距今4300年前的坟墓,墓中出土了包括金制品在内的100多件珍贵遗物,是迄今为止英国史前考古发现中出土物最为丰富的墓。墓主人是一位壮年男性,陪葬品中的弓、矢以及护腕证明了他是一位射手。坟墓离斯通亨治只有3公里,因此考古学家自然将它同斯通亨治联系起来,并认为当时已产生了等级社会,甚至国
|
|
|
Copyriht 2007 - 2009 快乐旅行网 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