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1/22 19:54:44来源:不详
一些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旅游资源和旅游业的状况。为方便起见,我们按照传统,分大洲进行叙述,而它们并不与世界八大旅游区相吻合。我们希望能通过这种方式把世界各国的旅游情况表述清楚,而又不把八大旅游区的基本旅游功能关系弄模糊。在介绍各大洲各国和地区的旅游地理状况时,我们对那些属于世界主要旅游功能区的重要国家,将作较详细的叙述。 阿尔卑斯山脉是吸引欧洲旅游者的一个巨大的磁石,从旅游资源说,它与地中海沿海并驾齐驱,每年有几千万国际旅游者到这里的各个国家旅游。阿尔卑斯山的基本核心部分在瑞士和奥地利境内,两国的旅游业因受阿尔卑斯山之惠而极其繁荣昌盛。阿尔卑斯山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其山地气候以夏季凉爽湿润,冬季寒冷而阳光明媚为特色;地形有犬牙交错的陡峭山峰,也有坡陡底平的宽谷,加上绿色植被覆盖,景色壮丽而变化万千;山地湖水和高山积雪可以满足多种旅游需要。夏季可进行避暑、疗养和风景观赏旅游,冬季可开展滑雪运动旅游。 本节将首先把阿尔卑斯山脉作为一个整体予以介绍,然后再分别介绍旅游业非常发达的山国瑞士和奥地利。
一、阿尔卑斯山脉
阿尔卑斯山脉是欧洲大陆山地骨架的主体。山脉的核心部分呈东西向延伸,而两端向南弯曲。西端向南弯曲并逐渐降低,到达法、意边界一带的利古里亚沿海,成为法、意两国海岸旅游地的背景山地。东端向南弯曲进入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等国。该山脉相当宽阔,山体大部分在瑞士和奥地利境内,但北坡扩展到德国南部,南坡扩展到意大利北部。 阿尔卑斯山地的旅游业发展历史较为悠久,而且欧洲各国旅游者对其不同部分有特殊的偏爱。
(一)阿尔卑斯山地的地形与景观 阿尔卑斯山地可分为高阿尔卑斯山、石灰岩山地、瑞士高原、侏罗山四个部分。其中山脊部分是它的核心。 高阿尔卑斯山由抗蚀性强的结晶岩构成,它们形成各种形态的山峰。鲁日峰(瑞士,海拔3650米)呈尖锥状,马特峰(瑞士-意大利,4477米)呈金字塔状,勃朗峰(法国-意大利,4807米)呈浑圆状。各高峰的山坡很陡峭,下部往往形成碎石堆;2750米高度以上有永久积雪及冰川。最长的冰川长达32公里。山地受古冰川侵蚀,形成深邃的U形谷。从谷底向上,植被种类随高度而变化。平坦的谷底种植着庄稼,谷坡上覆盖着森林。在2000米高度(森林分布上限)以上,高山草甸取代森林,成为优良的牧场。草甸每到春天百花盛开,绚丽多彩。再向高处,气候过于寒冷,植物不能生长,草甸逐渐过渡到高山冻原。因此,高阿尔卑斯山的景观很有旅游吸引力,既有田园风光,又有自然景观,森林遍布,风景美丽。这里地势崎岖,相对高差很大,视野中往往出现十分壮观、犬牙交错的背景线。有时在谷地内还有湖泊分布,更给大自然增加了光彩。冬季,高阿尔卑斯山的降雪量普遍很大,积雪厚度通常在7米以上,并可保存6个月之久,所以这里又有冬季体育运动旅游资源。 石灰岩山地分布于高阿尔卑斯山南北两侧。北侧在瑞士境内有著名的少女峰和艾格尔峰,向东与奥地利境内的蒂罗尔山相连。南侧伸展在意大利境内。在石灰岩山地,既有高耸的白色断崖和台阶状斜坡,又有尖峭的高峰。峡谷、洞穴、地下河等喀斯特地形随处可见,地表水系不发育,岩石裸露,比较荒凉。个别山地较高,山上有冰川发育,其景观和气候适宜冬、夏两个季节旅游。 瑞士高原是阿尔卑斯山脉向北伸延的部分,由较软岩石构成。它地形相对较低,在地表外力作用下,被切割成丘陵和浅缓的谷地。在发生古冰川作用的地方,有许多古冰川堆积物。该地区是肥沃的农业区,人口比阿尔卑斯山脊稠密得多。突出的旅游资源是湖泊,它们位于石灰岩山地的山麓,著名的有日内瓦湖、图恩湖和卢塞恩湖、博登湖等。 侏罗山位于瑞士高原西北,它沿瑞、法边界呈西南-东北向延伸,其高度比阿尔卑斯山低得多,景观也远不如阿尔卑斯山那样挺拔壮观,但它被一些河流所切割,形成不少峡谷;山水相映成趣,令人赏心悦目。
(二)阿尔卑斯山的气候 阿尔卑斯山具有大陆性山地气候特点,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温和凉爽,但随着高度而发生变化。冬季时,受中欧的高气压系统控制,形成晴朗、干燥、无风的天气,最适宜冬季山地体育运动,但在瑞士高原有降雪。春季时,高气压系统分裂,地中海地区的低气压系统与北欧的低气压系统有时相互合并,在阿尔卑斯山以北形成一个低气压区。在这样的条件下,会形成一种局部的地方风。干暖气流常常沿山谷自南吹向北。这种干热风春季经常出现,使积雪迅速融化,有造成雪崩的危险。有时,这种风在阿尔卑斯山北侧的山麓湖泊上形成暴风,并伴有雨、雪或冰雹。 夏季降水最多,午后还常常发生雷暴。降水量随高度上升而增加,但在同样高度上,朝西的向风坡降水量为背风坡的两倍。有些雨影区十分干燥,如位于瑞士西南部的罗讷河上游河谷,因处于勃朗峰的雨影区,年降水量仅609毫米,由于夏季干燥,因而农作物需要进行灌溉。而在朝西的向风坡,年降水量可达2450毫米。冬半年在高度大的地方,积雪时间长,但也受山坡方位影响。南坡阳光较充足,雪被保存时间没有北坡长久,北坡常常处在雨影区。阿尔卑斯山中的谷地,冬季日温差很大,白天增暖,夜间山上冷空气由于比重大而流入谷底,使温度大大降低。这种情况,加上山坡方位对日照的影响,决定了旅游住宿地常常被定位在南坡谷地两侧,山谷聚落的分布亦然。 西阿尔卑斯山受来自大西洋和地中海方向的气流影响较大,比山脉东段湿润,也略温和。从西到东,气候的大陆性不断增强,在奥地利东部,夏季极其炎热,且多雨,而冬季却十分寒冷。
(三)阿尔卑斯山旅游业的形成与发展 阿尔卑斯山的自然环境对农业不利,但农业却又是该山区的重要产业。山地农业属劳动密集型,随着时间的推移,农业变得愈来愈艰难,愈来愈无利可图。这导致年青人外流,偏僻山区人口减少。旅游业被看成是这些地区补充收入和提供就业机会的手段,因而瑞士和奥地利政府提倡和重视旅游业。于是农民开始经营高山旅游业,他们向旅游者出租房舍,并将旅游业与农业结合起来。这就开创了瑞士和奥地利两国家庭经营小规模旅游业的传统。 最初到阿尔卑斯山的旅游者,是夏季来瑞士观赏风景。19世纪初,有个别外国上层人士到瑞士的湖泊观赏美丽风光。接着,有许多英国人到这一山区度假旅游,瑞士的采尔马特和法国的夏梦尼山谷被开发成登山运动中心。19世纪70年代,铁路通到了阿尔卑斯山,旅游进一步扩大,一些温泉医疗在瑞士的圣莫里茨和奥地利的巴特伊施尔等地变得时髦起来。尽管在19世纪70年代,阿尔卑斯山从挪威引进了滑雪运动,此后十年又从荷兰引进了滑冰运动,但是直到20世纪20年代以前,来阿尔卑斯山的主要还是夏季旅游者。1924年,第一届冬季奥运会在阿尔卑斯山法国境内的夏梦尼山谷举行。从此滑雪设施开始在欧洲广泛兴建,法国建立了第一批旅游胜地,包括阿尔普迪埃、蒂涅和瓦勒迪泽尔。虽然滑雪中心仍然只为少数富有的上层人士服务,但到1924年时,冬季旅游者已经大大增加。当时到瑞士的以英国人为主,而到奥地利的以东欧和东南欧人为主。两次世界大战及其政治后果完全破坏了这种旅游地理格局。战后,瑞士的旅游业迅速恢复,在建立旅游中心的同时,也大力发展了旅游住宿地。直到1950年,在阿尔卑斯山的旅游业中,瑞士一直占有优势地位。同期,奥地利也开始重建其旅游业,发展速度极快。到1955年,奥地利超过了瑞士,成为阿尔卑斯山首要旅游区。而法国从1960年才开始迅速发展自己的旅游地。 到本世纪80年代,瑞士和奥地利的旅游业都停滞不前。原因之一是,西方国家经济不景气及其他旅游目的地的竞争,其二是,国家在使旅游基础设施现代化方面行动滞缓,旅游业不易得到资金来完成其现代化。 在这两国中,夏季的风光旅游人数大为下降,但冬季体育运动旅游人数仍稳步增长。 由于历史、语言、交通和经济因素的共同作用,欧洲各国旅游者向阿尔卑斯山不同区域的移动有一定的差别。瑞士和奥地利都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德国客源市场,但到奥地利旅游的德国人要多得多。荷兰人更喜欢去奥地利而不太喜欢去瑞士。比利时人差不多以相等的人数到瑞士和奥地利旅游。去意大利的德国人多集中于上阿迪杰。法国人主要进行国内旅游,但也有相当多的旅游者到瑞士的中部和东部,以及到奥地利和意大利西部旅游。
二、瑞士
瑞士面积约4.1万平方公里,人口670万(1990)。其中瑞士人占84%以上,其他还有日耳曼族人、法兰西族人和外籍人,他们共占15%以上。官方语言为德语、法语和意大利语。居民信奉天主教和基督教。 瑞士有“世界公园”的美誉,旅游业和国际贸易是其资金积累的重要来源。全国有60%的土地用于旅游业,从事旅游业的人口占劳动力的14%,旅游业收入相当于国民收入的8%,若按每平方公里到达的旅游者人数计,瑞士居世界首位。瑞士有400多条专为登山服务的地面索道和电动缆车线路,有1200多架滑雪缆车。全国接纳旅游者最多的地区是高阿尔卑斯山的西部、东部和伯尔尼地区。
(一)瑞士的旅游资源区 瑞士领土包含阿尔卑斯山中段的大部地区,其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旅游资源特征。旅游资源区可分为高阿尔卑斯山、石灰岩山地、瑞士高原和侏罗山四部分。 1.高阿尔卑斯山 阿尔卑斯山的瑞士部分在其领土的南部,从罗讷河上游和莱茵河河源谷地一带,向南直到瑞士南部国境。 1)高阿尔卑斯山西段。高阿尔卑斯山西段在瑞士的西南部,由罗讷河上游宽谷及其以南的山体构成。该段的地势由北向南到马特峰和杜富尔峰(瑞士最高峰,海拔4634米)增高。瑞士与意大利边界沿山脊延伸。 西段山体高峻,成为难以逾越的交通障碍,南北通道只能通过其西部的大圣伯纳德隘口和其东部的辛普朗隘口。山体高度大,3500米以上能保存永久冰雪,马特峰与杜富尔峰之间的山脊上夏季可以滑雪。采尔马特在马特峰以东,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登山和滑雪运动中心,乘缆车可以到达。该中心有各种滑雪、非滑雪旅游活动及夜生活,主要滑雪季节从11月初到4月中旬。西段的其他滑雪地点,以萨斯费为基地。韦尔比耶在马特峰以西,是一个巨大的现代化重要旅游胜地,有为初学及有经验的滑雪者提供服务的各种设施。最西端的尚佩里一带是比较宁静的旅游胜地,适宜于家庭度假旅游。 罗讷河上游河谷在高阿尔卑斯山西段的北侧。罗讷河发源于罗讷冰川,并向西流。河谷内有瑞-法公路和铁路交通大动脉。这里有部分地区
居民讲法语,与法国联系密切。河谷受山体阻挡成为雨影区,气候特别干燥、阳光充沛,适宜栽植果木,有大量葡萄园、桃园和杏园。罗讷河谷是瑞士最大的阿尔卑斯山旅游地,有许多旅馆、自助饮食的公寓及多种多样的夜生活。 在新西兰基督城召开的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决定将瑞士拉沃的梯田式葡萄园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拉沃的梯田式葡萄园总面积898公顷,位于瑞士沃州的莱蒙湖畔,处于著名旅游城市洛桑和沃韦之间,脚下是波光粼粼的莱蒙湖,对岸是连绵起伏的阿尔卑斯山。充足的阳光和湖边湿润的气候使这里成为瑞士著名的葡萄酒产地,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 整个高阿尔卑斯山西段,是瑞士最大旅游集中区,其国内旅游者与国际旅游者到达量大致相当,每年旅游床位日多达1500万。 2)高阿尔卑斯山中段。这一山段在罗讷河和莱茵河的源头区之南,直到瑞-意边界。从瑞士苏黎世到意大利米兰的交通大动脉穿过本区,它在边界一带穿过阿尔卑斯山安德马特隘口和圣哥达隧道。这里高度不很大,最高海拔3000余米。山坡覆盖有森林,下部为阔叶林,上部为针叶林。偏南地区气候较温和,桃树、柑橘和葡萄生长繁茂。中段高山已具有某些地中海气候特点。其南部的马焦雷湖和卢加诺湖区,在自然地理上与意大利湖区联为一体,是湖泊旅游胜地,旅游旺季基本上在夏季。湖泊旅游胜地有洛迦诺、卢加诺、阿斯科纳等。这里旅游者到达人数不很多,每年形成500万旅游床位日。其住宿地以自助饮食性住宿地占比例最大(占总床位数的3/4)。旅游者以外国人为主,占旅游床位日的2/3。 3)高阿尔卑斯东段。该山段在莱茵河上源河谷之东南,瑞士的东南部。这里的格里松山(格劳宾登)是个高耸、崎岖的孤立山区,其谷底高度不低于海拔1100米,大部分高度在3000米以上,有些地方有永久冰雪。这里以夏季旅游为主,但也有不少冬季滑雪胜地。滑雪季节比西部时间长,从11月初直到4月末。处于该地区中部的库尔是各旅游胜地的核心,此外还包括宁静而价格昂贵的专门性旅游胜地克洛斯特斯,原为疗养胜地、现已发展为滑雪中心的达沃斯(这里满足年青人需求的设施不多)和有各种滑雪和非滑雪设施、阳光充沛、位于西南向谷地肩部的阿罗萨。 本区东部的恩加丁山谷是格里松山最大一条深切谷地,谷内的因河向东北流入奥地利,最终汇注多瑙河。圣莫里茨位于恩加丁谷地的上端,这里有一系列小湖泊,使景观更加美丽多彩。第二届(1928)和第五届(1948)两届冬季奥运会曾在这里举行。谷坡自上而下分布有灌丛、针叶林和阔叶林,宽平的谷底是已经耕种的草甸地。圣莫里茨原为一以矿泉为基础的温泉疗养地,现在已成为费用昂贵的巨大滑雪旅游胜地。这里有各种旅游设施和夜生活。谷地内也有较小和较宁静的旅游地,如切莱里纳和楚奥兹。在楚奥兹以下,因河上游穿过一狭窄的峡谷,然后流入下游的宽谷。这里的景观很独特,既适宜于夏季旅游,又适宜冬季体育运动旅游。风景秀丽的瑞士国家公园位于国家的东南部,地近瑞、意边界,内有许多高山野生动物。 格里松地区是瑞士的第二大旅游集中区,仅次于高阿尔卑斯山西段,旅游床位日(1600万)与其大致相同。这里的住宿地,75%为自助性的旅舍。旅馆床位的占用率,冬季略超过夏季。 2.石灰岩山地 石灰岩山地在高阿尔卑斯山北侧,二者隔罗讷和莱茵二河的上源河谷,自西向东包括贝尔内斯山地、阿尔山和格拉鲁斯山。 1)贝尔内斯山地。该山地在罗讷河谷以北,是瑞士最大的旅游区之一,因为它是交通最方便的山区。自罗讷河谷可从南、西两个方向入山,而从山地北侧,可沿一系列南北向延伸的冰川谷地攀登入山。贝尔内斯山地的山脊与罗讷河上源河谷平行,脊上有三座山峰,包括西端陡峻的迪亚布勒雷峰、偏东的少女峰和艾格尔峰。少女峰南侧有一条长达17公里的冰川悬挂山上。 山地西半部的大多数旅游地相当宁静,适宜于家庭旅游,也适宜于不同水平的滑雪爱好者滑雪。唯独格斯塔德是个费用高、有魅力又时髦的旅游地。山地东部容易进入的旅游地,在很大程度上既能满足夏季旅游,又能满足冬季旅游的需求。这些旅游地有格林德尔瓦尔德、文根、米伦、劳特布伦嫩等。 到贝尔内斯山地的旅游者,其中一半是国内旅游者,另一半来自国外客源市场,旅游床位日约1500万。 2)阿尔山地。该山地位于石灰岩山地的中段,南北延伸在安德马特隧道与卢塞恩湖之间。罗伊斯谷地将其与石灰岩山地东段格拉鲁斯山分开。该谷地内有从苏黎世经安德马特隧道通向意大利的交通大动脉。谷地风景优美,特别是绍勒嫩山口。主要旅游胜地都在安德马特和恩格尔贝格周围。 3)格拉鲁斯山。该山地在石灰岩山地的东段,其东、南两面被莱茵河上游河谷与高阿尔卑斯山东段隔开。这里的旅游规模较小,主要中心在弗利姆斯和萨尔甘斯。它们相当宁静,有良好的滑雪设施。 3.瑞士高原 瑞士高原在阿尔卑斯山以北,从瑞士西南的日内瓦湖到东北的博登湖之间的广大地区,呈西南-东北向的带状。高原地形波状起伏,在石灰岩山地的山麓地带分布着一系列湖泊。其中日内瓦湖、苏黎世湖和博登湖以环境十分优美著称于世。此外,还有大小上千个湖泊。这些湖泊秀美的风光加上壮丽的山地背景,使其具有极强的旅游吸引力,因而成为理想的夏季旅游地。现在已经开发形成了许许多多湖滨旅游胜地,诸如少女峰北侧山脚下的因特拉肯、图恩湖与布里恩茨湖之间的维尔德斯维尔、卢塞恩湖畔的卢塞恩、韦吉斯等。 日内瓦湖畔的日内瓦,是个重要的国际性城市,由于瑞士的中立地位和稳定的经济而成为许多国际机构的所在地,因此吸引了许多外国旅游者,进行度假和非度假旅游。日内瓦市建在两座高度不同的古冰碛丘陵和冰水沉积阶地上。罗讷河横贯市中心,从日内瓦湖流出,河中的卢梭岛竖立着卢梭铜像。横跨罗讷河上的勃朗峰桥将南岸的老城与北岸的新城紧紧连结在一起。“万国宫”是许多国际机构的所在地,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来此游览。苏黎世是瑞士第二大城市,是银行和商业中心,所以它吸引的是商业旅游者,而不是度假旅游者。日内瓦和苏黎世每年形成的旅游床位日各在500万左右。 4.侏罗山(汝拉山) 侏罗山在瑞士与法国交界处。其景观虽有一定吸引力,但远不象高阿尔卑斯山那样壮观,降雪季节也不那么长。侏罗山是瑞士旅游者到达人数最少的地区,而且仅有国内旅游。但是,侏罗山地区是瑞士传统工业钟表制造中心。
(二)瑞士的旅游业与旅游市场 旅游业对于瑞士经济和就业非常重要。在80年代早期,它提供8%的国民总收入,提供了14%劳动人口的就业。瑞士政府一直在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因为它是山区农业唯一的经济替代产业。 1.旅游业的区域分布 在瑞士的旅游业中,高山地区占优势。旅游者到达人数最多的地方主要在高山地区,高阿尔卑斯山的西部和东部各形成1500万个旅游床位日,非高山区仅伯尔尼达1500万个旅游床位日。其次,高阿尔卑斯山的中部、瑞士高原西部乡村地区、苏黎世和日内瓦各有400~500个旅游床位日。瑞士其他部分的旅游水平很低。 2.旅游的季节性 夏季和冬季是瑞士的两个旅游旺季,但全年旅游都不清淡。一般在7~8月,包括国内和国际旅游在内,旅游床位日占全年的30%左右,构成夏季旅游旺季,2~3两个月占全年的20%,构成冬季旅游旺季。如果仅考虑国际旅游也是如此,不过或许夏季旺季更突出。最近几年,冬季旅游有继续增长的势头。 3.外国旅游者 瑞士对德国旅游客源市场的依赖程度非常高。除此以外,还在不同程度上吸引来自欧洲北部和南欧的旅游者。这反映出瑞士旅游资源的特殊性,除奥地利和斯堪的纳维亚国家外,没有任何其他欧洲国家象瑞士这样有丰富而高质量的山地景观和冬季体育运动旅游资源。奥地利和斯堪的纳维亚国家虽然有许多积雪和山地,但是对国际旅游者的吸引力都远不象瑞士的吸引力这样强大。 瑞士的国际旅游者到达人数,在80年代稳定在每年1200万人左右,1988年为1170万人。1992年又上升到1280万人,占世界第12位。旅游床位日1982年为3680万,1987年下降到3440万,但1990年上升到7750万。一些年份的旅游业不景气,是由于受西方国家经济波动影响造成的,但其表现只不过是国际旅游者在瑞士停留时间的缩短,而不是旅游者到达人数减少。到达瑞士的国际旅游者,停留时间都很短,因为在80年代,瑞士法郎相当坚挺,使它成为相对费用高的旅游目的地。德国人、荷兰人和比利时人在瑞士的停留时间较长,平均约5天以上,但是他们喜欢住比较便宜的自助饮食的住宿地,而不住旅馆。因为大多数旅游者都是驾车前来,其移动性和独立性大,所以能够解决自供饮食问题。来自美国、日本等国的远距离国际旅游者,停留时间最短,平均仅两天左右,他们都住在旅馆内。英国人和法国人处于中间状态,平均停留四天左右,大多数人住旅馆。 瑞士每年还有大约8500万入境的一日游者和500万过境旅游者。 4.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 瑞士是个经济富裕的国家,许多人非常喜欢度假旅游。国内市场很大,进行国内旅游的人数约达230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3以上。国内旅游者大多数选择自助饮食的住宿地,如农舍小屋、野营地或公寓等。大量的公寓基本上都是为了满足国内旅游的需求。 瑞士人的出境旅游人数较多,近期来,通常每年约有620万人到国外旅游,这约相当于其全国人口数字。在国外形成的旅游床位日在3750万以上。出境旅游者绝大多数是到欧洲地中海国家,因为瑞士是内陆国家,缺少沿海旅游资源。尽管出境旅游者每年在国外消耗70亿瑞士法郎以上,但是每年从入境旅游者手中收回更多的外汇,结果在瑞士的旅游收入平衡中,每年可赚取相当于28亿瑞士法郎的外汇。
三、奥地利
奥地利面积约8.4万平方公里,人口760万(1990),绝大部分是奥地利人,信奉天主教,官方语言为德语。 奥地利面积约比瑞士大一倍,阿尔卑斯山贯穿其东西,山地面积占领土的70%以上。这些山地多奇峰峻岭,并有冰川和瀑布,风光之美与瑞士齐名。山地旅游业的规模比瑞士大得多。到达其阿尔卑斯山地的旅游者是瑞士的两倍。
(一)奥地利的旅游资源 阿尔卑斯山的主干从瑞士向东延伸进入奥地利。山脊线从奥地利与意大利两国边界向东进入奥地利中部和东部,境内山脉的地势西高东低。西部山地是阿尔卑斯山的北坡,并被因河河谷分为南北两半,南为高阿尔卑斯山,北为石灰岩山地和山前带。整个西部山地是奥地利最重要的旅游地区。中部山地南北两侧,在山麓带形成两个湖群,北侧为萨尔茨卡默古特湖群,南侧为德劳河谷湖群。多瑙河自西向东穿过奥地利北部,并在该国东北部冲积成维也纳盆地的平原。 1.奥地利西部山地 奥地利的西部呈东西向狭长带状,西、北面分别与瑞士和德国为邻。巴黎-维也纳铁路从莱茵河上游河谷进入奥地利西部,穿过阿尔贝格山口隧道,通过因河谷地。它将德、瑞、奥三国连接起来,使该地区与德国旅游客源市场建立了密切联系。 高阿尔卑斯山在西奥地利的南部。这里山地崎岖,山体宏大壮观,有高耸的金字塔形山峰。高阿尔卑斯山的北坡,被伸向因河河谷的一些巨大古冰川槽谷所切割。许多旅游胜地分布于这些冰川槽谷的上游。 位于阿尔贝格山口以南的帕茨诺乌诺谷地有伊斯格尔和加尔图尔两个传统旅游中心,中心有良好的家庭旅游设施,以冬季旅游为主,夏季居次。位于布伦内诺山口西侧的厄茨谷地有奥伯古格尔、上古格尔、瑟尔登等。奥伯古格尔是传统、好客的旅游胜地,既可夏季旅游,又可冬季旅游;上古格尔是较小的滑雪旅游地,它是按法国风格修建起来的,与当地聚落有一定距离;瑟尔登位于山地南坡,阳光充足,冬、夏都有旅游者光顾,它是奥地利最繁忙的旅游区,每年达100万旅游床位日以上。位于布伦内诺山口东侧的齐勒谷地是奥地利另一个繁忙的旅游区,其中的迈尔霍芬是个繁忙的团体性游客旅游地,很受英国人青睐,这里为高水平滑雪者提供了夏季滑雪场,也可进行徒步旅游和夏季体育运动。 在高阿尔卑斯山另一个重要冰川槽谷内,有一条南北交通要道,它经过布伦内诺山口,将奥地利与意大利联结起来;通道向北跨越因河河谷可通往德国的慕尼黑。这一南北通道与因河河谷的东西通道交叉,使阿尔卑斯山的这一地区交通十分方便。因斯布鲁克处于十字通道的交叉口上,是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城市。该市自从古罗马时代就已有人居住,城市初建于1180年,现在保留有中世纪街道和建筑物。这一谷地内有优良的滑雪设施,包括1964年和1976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第九和第十二届)曾使用过的滑雪跑道和长雪橇比赛场。每年该谷地旅游床位日达140万个。 高阿尔卑斯山东段在布伦内诺山口-因斯布鲁克以东,因河河谷以南。这里的山体高大,内有奥地利最高峰大格洛克纳峰(海拔3798米),在山地冰川上可进行夏季滑雪运动,偏北有壮观的克里梅尔瀑布。高阿尔卑斯山东段的偏西部分,既适宜夏季也适宜冬季体育运动,而偏东部分则以冬季体育运动为主。 西部的石灰岩山地在因河河谷以北。这里自然景观保存良好,山坡分布着深绿色的森林植被,有的地方间有岩石断面和岩屑锥。因而西部的石灰岩山地形成夏季和冬季风景旅游地。主要旅游胜地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