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新闻中心 华夏名胜 世界景点 旅行游记 风土人情 旅游常识 | ||
您现在的位置: 快乐旅行网 >> 旅行游记 >> 游记攻略 >> 正文 | ||||||||||||||
|
||||||||||||||
|
||||||||||||||
时间:2025/1/28 0:47:32来源:不详 隆里,原称龙里,清代名为隆里,谓"隆盛之理所"。位于锦屏县西南边沿,距县城64公里。南与黎平县敖市接壤,距黎平县旅游景点天生桥23公里。隆里地带为一片开阔的山间盆地,良田千亩,阡陌纵横,四周群山环抱,浓荫覆盖。这座瑰丽的古城始建于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永乐(1404年)夏筑,为明代重要军事城堡。 隆里是唐朝著名诗人王昌龄贬谪的地方。王昌龄因一首《梨花赋》而遭人中伤,被朝廷贬谪龙标尉。故又为王龙标。其好友著名诗人李白同情其遭遇,遥赠一首:"扬花落尽子归啼,闻到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来到隆里后,王昌龄又写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为后人所传诵。目前,隆里古城已被省政府列为全省重点建设的12个古城镇之一,又与挪威王国共同作为贵州建立的四个生态博物馆之一。 隆里古城是用卵石框边筑成的土埂,周长1500米,高4米,宽3米。这里街巷纵横交错,建筑整齐和谐。隆里城设置东、南、西、北四方城片。城门设置虚虚实实,让人感到"明通暗塞,暗通明阻"。隆里古城建筑的风格实现了人与自然的统一,它超前、合理的规划布局,令现代人望尘莫及。隆里古城有72姓,72口水井。隆里古城建筑是王昌龄边塞诗派、京城建筑及当地劳动人民智慧的结合体现。隆里古城虽经数百年风霜侵蚀和火灾的劫难,但整座貌仍保持完好,是我国南方高原保存最好的古城之一。 “青山看不厌,流水趣何长”。后人一直怀念唐朝著名诗人王昌龄,所以在隆里的龙标书院、王昌龄祠、状元桥、状元墓都是后人为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而建的。张应昭墓、土司墓、龙里花桥、碑刻龙溪,真武山等景点融观赏和考古为一体。古城隆里是本书,一本读不尽看不完的书。国内外文物专家曾多次到这里考察,对这里的每街每巷无不着意观览,惊叹它是“藏在深山人未识”的无价之宝。 隆里古镇隆里文明早孕,风雨纯朴,绚丽多彩的民族传统文化,丰富多彩的物产资源,是她另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唱汉戏、吟故事、玩龙灯是他们三大民族文化瑰宝,尤其玩龙灯,龙灯制作精巧,气势宏大,表演技巧高超,活灵活现,蜚声国内外。这里摊店中的隆里腌鱼、重阳酒、米花、炒米、麻叶等土特产可真是琳琅满目。 来到隆里古镇,步履竟会不知然地轻缓放慢起来,心境也会从久居城市浮华躁动中悄然舒缓过来。从古镇东边巍耸的清阳门入城,恍然间就如踏入了一条远古时光隧道。街巷两旁家家户户挂满灯笼,鲜艳的春联装点门脸,覆盖着一层鞭炮纸屑的鹅卵石街道,虽然经历了几个世纪的风风雨雨,其铺就的龙凤图案依然清晰可辨。两旁的建筑,清一色两侧山墙翘角凌空,镶嵌的彩色花纹框边,或花鸟虫鱼精绘其间,或山水人物勾勒惟肖,灵动自若,栩栩如生。 在隆里古镇,总能寻得着老人靠依古老门前的身影,从他们眼神里,你会读到一丝祥和一种宁静。从城里来到乡村,悠然置身于明清时期建筑、红灯笼、楹联和老人之间,你总是会忍不住想摁动手里的相机,往往这时,老人们会朝你会心地一笑,道一声“来了”,简约朴素的问候会让你顿会有种久违的亲切。你要是想把小孩留入镜头,他们会赶紧躲到门后,露出害羞怯生的神情,直到瞅着你走远了才又出得门来。 来源:zhpenguin的博客 |
|
|
Copyriht 2007 - 2009 © 快乐旅行网 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