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新闻中心 华夏名胜 世界景点 旅行游记 风土人情 旅游常识 | ||
您现在的位置: 快乐旅行网 >> 旅行游记 >> 游记攻略 >> 正文 | ||||||||||||||
|
||||||||||||||
|
||||||||||||||
时间:2025/1/25 8:40:41来源:不详 荆紫关镇位于豫、鄂、陕三省结合部,素有“一脚踏三省之称”。地理坐标为北纬33度14分,东经111度1分。距淅川县城75公里,东至本县的西簧乡、西接湖北郧县白浪镇和陕西商南县白浪镇,南和本县的寺湾镇接壤,北与西峡县西平镇相联,南北长约42公里,东西宽约4公里,丹江穿境而过。 荆紫关镇形成于唐,兴盛于明清,自古乃兵家必争之地,成语“朝秦暮楚”充分说明了它在历史上的重要作用,古称“豫之屏障”。它脊倚群山,面临丹江,西接秦川,南通鄂蜀,据权威人士言,中国版图三省交界之地共有40余处,而独有此地三省均设有基层政府。这里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全长5华里的清代一条衔,700 余间明清建筑错落有致,古香古色;沿丹江河而建的吊脚楼更具江南情调;规模宏大的山陕会馆、平浪宫等古建筑群向人们展示着昔日的辉煌;竹海密林中的千年古刹法海寺(又名大寺)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周围有鬼斧神工的溶洞群,清幽神秘的八龙泉,悬崖绝壁上的千佛洞、万佛洞,佛光照垂帘等胜景多处。气候宜人,风光旖旎。 荆紫关古街道南北走向,分南、中、北三街。古老的集镇被山水环拱,且把南北的建筑风格和自然特点有机地融为一体,显得古朴而独特.长约五华里的古街道盖满古香古色的房舍楼阁,修建了一座座豪华壮观的馆舍殿堂。各种房舍大都是画粱雕栋,独具风格。一街两行房连房,现存的700余间明清建筑,基本维持原貌。街道上的房舍,一般临街的都是门面房,木板嵌成门面,昼抽夜闭,便于做生意。里面多是一进几个院落,两侧有对称的厢房,厢房一般都是后墙高,前墙低,一个坡面,屋深很浅,便于利用狭窄的空地搞对称建筑,使其布局严谨,结构合埋:每一院落的门面房两侧前坡都有两米长的封火山高叠,意在阻断意外的火势,实际也增添了房舍的美观程度.古街道上的建筑群很多,座落有致,陪衬生辉。 荆紫关古关门在荆紫关镇南街最南端。砖石结构,跨街而立,高7米,宽6米,进深1米,中间是拱门,顶部有砖砌斗拱,门楣上书"荆紫关"三字,进入关门,古代建筑群便映入眼帘。 荆紫关曾是王莽篡权、追杀刘秀时刘秀出逃过关之处,是陕鄂豫三省要冲,素有“鸡鸣三省”之称。 荆紫关古镇是河南省公布的第一批历史文化名镇,为唐代(618-907年)后期形成的商业古街,坐落在丹江岸边。巍巍荆紫关,背负群山,下临清流,“西接秦川,南通鄂渚”,它凭着优越而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历代贾客竞商云集和兵家逐鹿之地。 现存古代建筑有:荆紫关古街道、关门、山陕会馆、禹王宫、平浪宫、万寿宫、法海寺、清真寺、一脚踏三省碑亭等。荆紫关古建筑群,为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史提供了实物资料,1987年被列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荆紫关,听名字很容易想起那漫山遍野的紫色荆花,据说清朝初年时这里确实如此。如今,时过境迁,这个一脚踏三省的历史文化古镇,依然充满了诗意和浪漫。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浙川县荆紫关的山寺虽然没有桃花,但到那里走马拜佛也是件特别有意思的事。所以,匆忙中,只能把荆紫关的古建筑、古码头、古街道,远远地抛在身后,一心向佛而去。进山门,过栈道,穿佛洞,拾阶而上,正气喘未平,不知几时,山寺便立于眼前了。 山寺也称法海寺、大寺,系唐代西峰禅师所建,始建于公元677年。据说寺院原来规模很大,占地100余亩。可惜的是,现在仅存8座29间的房院。前殿和大雄宝殿保存都比较完好。进入宝殿,大雄宝殿中间是慈颜笑口的如来佛,他神态安详,高高在上,俯视着芸芸众生。大佛头顶上有一只展翅大鹏的塑像,分站两边的是栩栩如生的两个神童。 天灯,也就是佛灯,曾为浙川古代八大胜景之一。据说天灯是佛徒通向天国的精神骤站,只有 |
|
|
Copyriht 2007 - 2009 © 快乐旅行网 All right reserved
|